防晒研究所:科学抵御紫外线
物理防护是基石:给宝贝穿上“防晒铠甲”
1.帽子戏法:****小月龄宝宝(<6个月)宽檐遮阳帽是必备(务必正戴!),搭配浅色、透气的长袖防晒衣裤,物理遮蔽最安心。
**特别提醒:**上午10点至下午2点紫外线最强,尽量避免外出。
**2.遮阳神器:**婴儿车遮阳棚+遮阳伞双重防护很有效,但需注意地面反射光线的“偷袭”,此时防晒霜的加持不可少!
防晒霜,选对用对才有效!****1.科学选择:6个月以上宝宝,推荐优先选择含氧化锌的物理防晒霜(认准“儿童专用”标识),成分更温和,不易刺激眼睛和皮肤。
2.正确使用:****出门前30分钟是黄金涂抹时间!均匀涂抹全身(易忽略部位:耳朵后、颈部、脚背、手背)。每2小时需补涂一次,宝宝玩水或大量出汗后要及时补涂!
**万一晒伤怎么办?急救三步走!****1.轻微发红:**立即转移到阴凉处!用冷毛巾轻柔湿敷降温。
**2.出现水疱或伴有发烧:**切勿自行挑破水疱!这属于较严重的晒伤,请立即就医!
驱蚊实验室:让蚊虫"退退退"
**1.物理阻隔,安全高效!穿衣有道:**为宝贝穿着浅色、轻薄透气的长袖衣裤及袜子,减少皮肤暴露面积,让蚊子无处下嘴!选择带有驱蚊处理的衣物(防蚊衣)或配合使用驱蚊液效果更佳。
**远离“高风险区”:**水塘、草丛、灌木丛等潮湿阴暗处是蚊虫孳生地,尽量带孩子在开阔、通风良好的场地活动。
物理屏障:婴儿车挂上透气蚊帐,露营时可使用儿童电蚊香液/片(注意放置在宝宝够不到的地方,并保持空气流通)。
2.驱蚊喷雾,安全使用“三不”原则****适用年龄与成分:2个月以上婴儿及儿童,可在衣物或暴露皮肤上(避开眼口手)使用含有效驱蚊成分避蚊胺的产品。
**“三不”原则:**不喷脸、不喷伤口/破损皮肤、不让孩子自己喷(避免误入眼口)。
3.被叮成“小馒头”?速效止痒方案!**刚被叮咬: 立即用肥皂水**清洗叮咬处,有助于中和部分蚊虫唾液中的致痒物质。
红肿瘙痒: 局部冷敷可缓解肿胀瘙痒,涂抹炉甘石洗剂有收敛止痒作用(皮肤破损处禁用)。
异常情况: 如叮咬处化脓、范围扩大、宝宝出现发烧等不适,请及时就医!
急救小站:磕碰过敏不慌张
01.跌倒擦伤,科学处理不留痕清洁第一:用流动的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伤口,去除泥沙等异物。
温和消毒:使用碘伏(刺激性较小)进行消毒,避免使用酒精直接接触创面(疼痛感强)。
**妥善止血:**小伤口用干净纱布或棉球按压止血。若伤口深、大、出血不止或污染严重,请立即就医!
02.过敏防护,远离诱因花粉/尘螨过敏:易过敏宝宝外出可佩戴口罩,回家后及时更换衣物、洗脸、清洁鼻腔。若出现喷嚏、流涕、皮疹等过敏症状,可按医嘱使用儿童抗过敏药物。
**食品安全:**告知孩子不采摘、不食用野外不明野果、蘑菇!随身携带垃圾袋,不乱丢零食包装,避免吸引虫蚁或误食风险。
0**3.警惕中暑!降温补水是关键预防为先:**鼓励孩子少量多次饮水,不要等到口渴才喝。避免在烈日下长时间剧烈活动,注意休息。
**识别与急救:**一旦发现孩子有头晕、恶心、乏力、大量出汗或无汗、皮肤发烫等中暑迹象,需立即转移到阴凉通风处,解开衣物,用湿凉毛巾擦拭身体(重点擦拭颈部、腋窝、大腿根等);少量多次补充含盐分的饮品。
症状严重者(如意识模糊、抽搐、体温过高)应立即拨打120急救!
来源: 福医二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