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炎热的夏季,又逢中考来临,中小学校和广大师生的食源性疾病防控至关重要。有效的食源性疾病防控措施能保障身体健康和学习效率,为大家的饮食安全保驾护航。
对师生及家长的饮食提示**:**首先要做好科学防范。食物若未烧熟煮透、储存加工不当,极易被细菌或细菌毒素污染,食用后可能引发胃肠不适。广大师生和家长应尽量选择在家或学校食堂就餐,不吃生冷食物、不喝生水,不光顾无证照的餐饮店和路边摊。同时要注意科学合理饮食,自觉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等,严防食源性疾病。要谨慎选择。在家就餐时,提倡“现买、现做、现吃”,选择新鲜的食品原料,做到生熟分开、烧熟煮透。外出就餐时,应选择证照齐全、环境整洁的场所,用餐时注意检查食物的感官是否异常、是否烧熟煮透等,不吃生冷食物、不喝生水,不暴饮暴食,不食用不熟悉的食物,以免造成肠胃不适或过敏等。网络订餐时,应选择“证照齐、距离近、卫生好、信誉高”的餐饮服务单位订餐,尽量缩短食品运送和存放时间,收到食品后要注意查看外卖封签及食品外包装是否完好,检查食材质量及数量,尽快食用,感官性状异常的食品不可食用。
**对学校及供餐单位的提示是要严守食品安****全“****六道关”。**采购验收关。学校、校外供餐及社会餐饮单位在采购食品原材料时,必须做好进货查验,严格落实索证索票制度,确保所采购的食品原料安全可靠。特别要注意,中小学校食堂不得加工制作四季豆、鲜黄花菜、野生蘑菇、发芽土豆等高风险食品,从源头上杜绝食源性疾病的隐患。食品贮存关。食品原料、半成品和成品应分隔或分离贮存。对库存食品原料要进行全面清理,及时清除和销毁过期或腐败变质的食品。严格按照贮存温度和时间要求对食材进行冷冻冷藏,并定期校验冷藏冷冻设备,确保其运行状态良好。同时,做好食品标识标签管理,遵循“先进先出”原则,分类存放食材,防止食品混放和交叉污染。加工操作关。严格把控食品加工的全过程,规范食品添加剂的使用,严防生熟食品交叉污染,确保食品烧熟煮透。校外供餐单位要严格规范加工、分餐及配送流程,细化各环节的操作标准,防止因分餐、配送不规范造成食物污染。消毒保洁关。定期对食品加工场所、就餐场所的设施设备进行维护、清洁与消毒,保持环境整洁卫生。严格执行餐具、饮具和盛放直接入口食品的容器的清洗消毒管理制度,确保消毒效果达标。病媒生物防制关。做好病媒生物防治工作,配备完善的“三防”设施,并定期检查维护。及时清理厨余垃圾,定期开展消杀,消除卫生死角,破坏病媒生物的滋生环境。食品留样关。中小学、幼儿园食堂应当对每餐次加工制作的每种食品成品进行留样,每个品种留样量应当满足检验需要,不得少于125克,并记录留样食品名称、留样量、留样时间、留样人员等。留样食品应当由专柜冷藏保存48小时以上。
在这个炎热的夏季中考季,希望中小学校和广大师生,都能重视食源性疾病防控,让每一位师生都能吃得健康、吃得安全,以良好的身体状态迎接学习和考试的挑战!
来源: 营养与食品安全科 李小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