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在我们的颈部喉结下方,它虽然只有拇指般大小,却是掌控全身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和能量平衡的“总指挥”。

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普通外科蒲群旺主任提醒,日常生活中一些看似寻常的“小毛病”,可能是藏在您颈部深处、一只形似蝴蝶的重要器官——甲状腺在发出警报信号,不能忽视。

认识身体的“调控大师”——甲状腺

1.情绪调控器:激素失衡时,可能导致焦虑易怒或抑郁消沉。

2.代谢指挥官:激素过多,人可能“狂吃不胖”;激素不足,则容易“喝水都胖”。

3.能量调度员:激素水平正常,人精力充沛;分泌不足,则整天犯困、萎靡不振。

4.心跳调节师:激素过多会让人心慌心悸,感觉心脏要跳出来。

这只“蝴蝶”一旦不安分,就会引发一系列甲状腺疾病,扰乱我们的生活。

甲状腺疾病的预警信号:别忽视身体的“呼救”

甲状腺疾病分为功能异常(激素分泌问题)和结构异常(形态变化)两大类。

一、功能异常类疾病:激素失衡的烦恼

1.甲亢

病因常见:最常见的是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其次是毒性结节性甲状腺肿。

典型表现:怕热、多汗、心慌手抖、失眠易怒、食量大增却消瘦、部分患者会出现眼球突出(突眼)。

2.甲减

病因常见:最常见的是桥本甲状腺炎(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也是自身免疫病;甲状腺手术或碘131治疗后、碘缺乏或过量也可能导致。

常见症状:怕冷、乏力嗜睡、记忆力减退、情绪低落、体重增加、便秘、皮肤干燥粗糙、毛发稀疏。

二、结构异常类疾病:结节与癌的警示

1.甲状腺结节:脖子里的“小疙瘩”

非常常见,大多为良性,约5%-15%的结节可能为恶性(甲状腺癌)。

危险信号(需警惕):结节在短期内快速增大、摸起来质地坚硬、固定不动、伴有声音嘶哑、呼吸困难或吞咽困难。颈部出现异常肿大淋巴结也要注意。

2.甲状腺癌:早发现,莫恐慌

约90%为分化型甲状腺癌(如乳头状癌、滤泡状癌),这类癌生长相对缓慢,早期发现并及时规范治疗,治愈率超过90%。

科学防治三步走:守护“生命之蝶”

面对甲状腺问题,科学应对是关键:

一、精准诊断:找根源

1.功能检查:抽血检测 TSH(促甲状腺激素)是筛查甲状腺功能的“金标准”,结合 T3(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4(甲状腺素) 水平分析,能准确判断是甲亢、甲减还是功能正常。

2.结构检查:甲状腺超声是首选的无创检查,医生会根据结节特征,初步判断良恶性风险。

3.必要时的穿刺活检:对超声提示可疑恶性的结节,进行细针穿刺抽吸活检(FNAB) 是明确结节性质(良性/恶性)最可靠的方法。

二、个性化治疗:定方案

明确诊断后,医生会根据疾病类型、严重程度、患者年龄及意愿等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三、日常防护要点:重防范

1.科学补碘:

普通人群:无需刻意大量补碘,正常食用合格碘盐即可满足需求。避免长期、大量摄入海带、紫菜等高碘食物。

已患甲状腺疾病(尤其甲亢、桥本甲状腺炎)者:补碘需严格遵医嘱。

2.压力管理:

学会调节情绪,保持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坚持适度运动。

3.定期筛查:

普通人: 建议每年进行1次甲状腺检查,包括颈部触诊和TSH血液检测。

高危人群: (如有家族史、童年期放射史、已知甲状腺结节、自身免疫病患者、计划怀孕或已怀孕女性) 应每6个月复查或在医生建议下更频繁检查,通常包括TSH和甲状腺超声。

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普通外科蒲群旺主任提醒,甲减患者务必坚持服药,终身替代治疗是安全的。擅自停药可能导致乏力加重、水肿,甚至诱发粘液性水肿昏迷等危险状况。

甲亢患者在病情未控制前,应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加重心脏负担,诱发危险。待病情稳定后,可在医生指导下逐步恢复运动。

甲状腺疾病虽然发病率高,症状表现多样,但绝大多数是可防可控可治的,关键在于树立科学的健康观念 ,让我们共同用心守护好颈部的这只“生命之蝶”。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 普通外科 毛嘉 田娟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ZS)

来源: 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毛嘉 田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