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医疗中,激素类药物被广泛用于治疗各种炎症性、免疫性疾病,甚至是皮肤过敏、哮喘发作等常见疾病的“救命药”。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长期不当使用激素类药物,可能悄无声息地对我们的眼睛造成严重伤害,引发一种隐匿性极强、后果严重的疾病——激素性青光眼。
近日,长沙爱尔眼科医院副院长、青光眼专科主任叶长华接诊的患者张女士,就是因为长期使用激素药物导致患上了“激素性青光眼”。
张女士从事文职工作30余年,因慢性皮炎长期在面部使用含有糖皮质激素的软膏。她未曾留意药品成分,更未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直到近一个月来频繁出现眼胀、头痛和视物模糊等症状,才引起重视。经眼科检查发现,其眼压已高达39mmHg,视神经已出现明显损伤。
什么是激素性青光眼?
激素性青光眼是一种由于外源性或内源性糖皮质激素使用而导致眼压升高,进而引发视神经损伤的继发性青光眼。
激素与眼压:隐形杀手的关系链
糖皮质激素通过多种机制影响眼部房水循环,主要表现为房水排出功能受阻,导致眼压升高。当眼压持续升高超过眼球结构的耐受上限时,视神经乳头逐渐受到压迫和损伤。
警惕这些高风险用药方式
1.长期点用激素类眼药水:如治疗眼部过敏、慢性炎症的氟米龙、地塞米松眼液等,尤其是在没有医生指导下自行使用的情况。
2.大面积皮肤长期使用激素软膏:尤其是眼睑周围、面部等皮肤较薄区域。
3.全身性激素治疗:如类风湿、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疾病中,长期口服或注射激素患者。
4.儿童与青少年:由于发育中眼压调节能力尚未成熟,尤其要警惕儿童长期使用含激素的鼻喷剂或皮肤药膏。
激素性青光眼如何早发现?
因为早期往往没有明显症状,定期眼科检查尤为关键。尤其是以下人群应定期监测眼压与视神经:
1.正在或曾长期使用激素类药物者;
2.家族中有青光眼病史者;
3.出现视物模糊、眼胀、头痛等不适感者。
4.检查方式包括眼压测量、眼底检查、视野检查、前房角评估等,必要时可进行OCT视神经纤维层扫描。
一旦确诊,如何治疗?
早期停用激素药物是关键(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部分患者眼压可逐渐恢复正常。如眼压仍持续升高,可能需要使用降眼压药物,严重时需进行激光或手术治疗。关键在于早发现、早干预,防止视功能不可逆转的损害。
激素类药物确有“速效”的神奇作用,但不可忽视它可能带来的“副作用”。建议大家从规范用药做起,切不可盲目依赖、自行加量、长期使用。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段芹芹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92)
来源: 段芹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