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惹蜂!认识蜜蜂与胡蜂,学会预防与科学急救


       

       蜂类一般是不会主动去侵犯人类的,如果一不小心被蜂蛰了呢,我们应该怎么处理?

       认识“火爆蜂”—蜜蜂 vs 胡蜂

       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蜇人昆虫主要有蜜蜂和胡蜂(又称黄蜂、马峰、红头蜂、黑腰蜂等)。它们的习性和攻击方式各不相同。


       防蜂大作战:

       1、穿对衣服,不做“蜂引力”

       穿长袖长裤及浅色衣服,避免鲜艳、深色衣物。

       避免喷香水、涂花香味护肤品,以免吸引蜜蜂。

       2、在户外,注意这些高危区

       远离蜂巢,发现蜂窝立即绕行,绝不捅蜂窝!

       避免靠近垃圾桶、果树,特别是夏秋季,蜜蜂和胡蜂常在这些地方觅食。

       3、如果遇到蜜蜂或胡蜂,冷静应对

      不要挥手拍打,乱动会激怒它们。

      遇到单只蜂追赶时应安静地避开,缓慢后退,悄悄离开,不要大声叫喊。

      若被群蜂追赶,不要试图拍散、挥打蜂群,用衣服遮住头部,迅速跑入室内或躲进封闭的车里。


      万一被蜂蜇伤了怎么办?

      6h为急救黄金期,蜂蜇伤后24h内,要快速处理,减少伤害。

      判断蜂蜇伤

      蜜蜂蜇伤(皮肤上有毒刺) → 蜇完后蜜蜂会死掉。

      胡蜂蜇伤(无毒刺,可多次蜇人) → 伤口更痛,肿胀更严重。


      急救三部曲

      1、拔刺有讲究:

      浅刺,可用薄片慢慢刮出或用胶布粘。

      深刺,可用消毒细针慢慢挑出,别用镊子,会挤压蛰刺内残留毒液

     2、清洗要“对症”

      蜜蜂毒(酸性):肥皂水或饮用小苏打水清洗。

      胡蜂毒(碱性):食醋冲洗伤口。

      分不清:清水冲就对了!

      3、冷敷+观察

      冷敷:冰袋或湿毛巾,缓解疼痛和肿胀。

      可大量喝水,加快毒素代谢。

      警惕:肿胀加剧、呼吸急促、面色苍白、头晕、恶心呕吐,立刻就医!

      预防胜于急救,科学应对是关键!远离蜂巢,牢记“三步急救法”(拔刺→冲洗→冷敷),若出现呼吸急促、全身皮疹等危险信号,立即送医。

来源: 海珠湿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