蚊虫叮咬不仅是瘙痒红肿的小麻烦,更是登革热、乙型脑炎、疟疾等致命传染病的传播途径!科学防蚊是预防重症的第一步,以下是简单实用的防蚊方法,帮助你和家人度过一个无蚊困扰的夏天。

一、居家环境:清除蚊虫孳生地

 

1. 积水清零,蚊虫断根

 

• 室内:花盆托盘、饮水机底盘、地漏积水(每日检查);

 

• 室外:废弃容器、盆栽垫盘、轮胎凹槽(每周清理);

 

• 储水容器:加盖密封,每5~7天换水并彻底冲洗内壁。

 

2. 物理隔绝,双保险防护

 

• 安装纱窗、纱门,修补门窗缝隙;

 

• 睡眠时使用蚊帐(网眼<1毫米),尤其保护婴幼儿和老人。

 

二、个人防护:外出防叮咬关键措施

 

1. 穿衣有技巧

 

• 穿浅色长袖衣裤(深色衣物更招蚊);

 

• 优选纱质面料(致密纤维防穿透)。

 

2. 科学使用驱蚊剂

 

• 成人:选择含避蚊胺(DEET)、派卡瑞丁的驱蚊液,喷涂裸露皮肤;

 

• 婴幼儿:避免直接喷涂,可喷在衣物或婴儿车纱帐上。

 

3. 天然驱蚊法辅助

 

• 阳台种植驱蚊草、薰衣草、艾草;

 

• 室内放置风油精、清凉油(揭开盖置于角落)。

 

三、特殊情况:严防蚊媒传染病

 

1. 高发地区加强防护

 

• 前往东南亚、非洲等蚊媒病流行区,备足驱蚊物资;

 

• 归国后若出现发热、皮疹、头痛,立即就医并告知旅居史(警惕登革热、疟疾)。

 

2. 重症预警信号

 

被叮咬后出现以下症状,需紧急送医:

 

•红肿扩散、渗液不止(警惕感染);

 

•高烧、寒战、意识模糊(疑似乙脑或疟疾)。

 

四、误区提醒:这些方法不靠谱!

 

• 大蒜、维生素B1:无科学证据证明有效;

 

• 超声波驱蚊器:研究显示效果微弱;

 

• 全身喷洒香水:花香反吸引蚊虫。

 

总结:防蚊不仅是舒适需求,更是预防重症传染病的第一道防线!通过环境治理与科学防护,可降低80%以上叮咬风险。科学防蚊,让我们一起健康度夏!

来源: 山西白求恩医院 郭相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