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就餐,很多小伙伴都会秉承“热水烫餐具”的餐前仪式,认为这样可以消毒杀菌,用着更卫生。如果不用热水烫一烫再用,总觉得心里不踏实,热水烫餐具真的能消毒杀菌吗?怎样做才能让餐具更干净?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聊聊关于餐具卫生的问题,最后也会科普一下在家给餐具消毒的方法和卫生安全注意事项。
热水烫餐具能杀菌消毒吗?
根据《GB14934-2016消毒餐(饮)具》中的规定,餐具中的主要微生物检测项目为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均为不得检出。
■ 大肠杆菌
大肠菌群被用作判断食品是否被粪便污染的重要指标,反映食品被人或动物肠道菌污染及污染程度的可能性。
当食品中大肠菌群严重污染时,肠道内致病菌(如沙门氏菌、志贺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肠道病毒等)污染机会增加,对人和动物具有潜在危险性。使用了被致病性大肠杆菌污染的餐具,可能会导致腹痛、腹泻、恶心呕吐、便血等症状。如果想要消灭大肠杆菌,需要满足温度在75℃以上,时间达1分钟这个条件,才可将其杀死。
■ 沙门氏菌
被它感染后轻则腹痛、腹泻、呕吐,严重会导致死亡。不过沙门氏菌不耐热,100℃下加热会立即死亡。如果加热温度偏低,则需延长加热时间,当温度在70℃时,需持续加热5分钟,如果仅有60℃时,则需要15分钟才会将沙门氏菌消灭。
而在餐厅就餐时,服务员提供的水未必是开水,为了避免烫伤消费者,可能都不到60℃。用来冲洗餐具的时候温度还会进一步下降,这就不能起到消毒杀菌的作用。
图源:生命时报
所以,“热水烫餐具”的仪式感可以有,如果想给餐具消毒杀菌,需要100℃的水,并保持冲洗30秒以上,否则作用不大。
外出就餐如何保证饮食卫生?
相比于热水冲洗餐具是否能消毒这件事,可能有些朋友更关心在外就餐如何保证饮食安全,这就给大家两个建议。
■ 选择正规餐厅
正规餐厅的卫生情况更有保障,餐具卫生合格率较高。
■ 辨别消毒餐具是否合格
很多餐厅的餐具都是包装好的,使用前可仔细观察塑封膜是否干净、完整,包装上是否清晰标注了厂家地址、联系电话、保质期。餐具表面是否光洁,不得有附着物、无杂质、无油渍、无泡沫、无异味。
自家餐具如何保证卫生?
我们不能只担心外面餐厅的餐具卫生情况,自家厨房的餐具和用具卫生也得注意。主要有以下5点。
■ 餐具定期消毒
定期将饭碗、碟子、勺子等消毒杀菌,比如煮沸消毒、蒸汽消毒,消毒柜消毒都可以。采用蒸汽、煮沸消毒的,应在蒸汽或沸水中保持10分钟以上;采用红外消毒柜的,按照说明书使用,一般应开启消毒柜10分钟以上。
■ 筷子定期更换
大多数家庭使用的筷子都是竹筷或木筷,如果环境潮湿又清洗不彻底,就很容易滋生细菌,甚至会发霉,长期使用会危害健康。
所以要想保证筷子干净卫生,首先要做到每次餐后认真清洗;其次,要等晾干以后再放入碗柜,且碗柜要保持干燥。筷子还要定期消毒,竹木筷子可定期用沸水煮20分钟或每隔6个月换一次。
■ 刷碗后碗口朝下放置
刷碗后里面难免会有残余的洗碗水,最好碗口朝下倒扣着放。
■ 砧板悬挂晾干
使用砧板首先要做到生熟分开,切生肉和切蔬果别用同一个砧板,或者别用同一面,避免交叉污染。其次使用砧板后要及时悬挂晾干,避免发霉。
在清洗砧板这件事上,无论什么材质的砧板,在清洁率上都是用50℃热水清洗砧板的效果最佳;湿擦和洗洁精两种清洁方式次之;干擦效果最差。
■ 不要用洗碗布擦餐具
有些人洗碗后有用洗碗布擦碗的习惯,《中国家庭厨房卫生调查白皮书》显示,通过活动搜集的洗碗布单块细菌总数量最高的高达5000亿个,用得越久细菌越多。其中包含了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沙门氏菌等在内的19种条件致病菌。
所以为了保证卫生安全性,洗碗布使用后一定要洗净晾干,并定期用沸水煮10分钟以上,经常更换新抹布。
来源: 央视新闻微信公众号、科普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