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医学影像学的发展、CT诊断技术的广泛应用及介入诊疗的不断深入,碘对比剂的使用也越来越广泛。如何安全有效地使用碘对比剂从而最大程度降低对患者的伤害,已成为国内外专家学者关注的重点。

健康科普:什么是碘对比剂?

对比剂(又称造影剂,contrast agent)是以医学成像为目的将某种特定物质引入人体内,以改变机体局部组织的影像对比度,是CT诊断中最常用的药物。

碘对比剂用于CT增强检查、介入血管造影以及排泄性尿路造影与其它管腔造影检查,主要是利用碘“照亮”动静脉和加大病灶与正常组织的“黑白差别”。目前临床应用的含碘对比剂的基本结构是3-乙酰-2,4,6-三苯甲酸为含3个碘的苯环,根据苯环的个数分为单体和双聚体,按照是否在溶液中电离出离子分为离子型和非离子型,按照渗透压分为高渗、次高渗和等渗对比剂。

目前因非离子型对比剂的安全性明显高于离子型对比剂因而应用广泛。

使用碘对比剂前的准备工作

1.碘过敏试验:无需碘过敏试验

2.签署知情同意书

签署知情同意书前,医师或护士需要做如下工作:

1.告知患者或其监护人关于对比剂使用的适应症、禁忌症,以及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

2.询问患者或监护人,了解患者既往有无碘对比剂使用史,是否有中重度不良反应史;有无使用肾毒性药物或其他影响肾小球滤过率的药物及疾病有无脱水、充血性心力衰竭。

需要高度关注的相关疾病:

1.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功能亢进尚未治愈为使用碘对比剂的禁忌证;

2.糖尿病肾病:使用确对比剂需要咨询内分泌专科医师和肾脏病专科医师。对比剂准备存放条件必须符合产品说明书要求,使用前建议加温至37℃并放置在恒温箱中。

使用碘对比剂后的处理

1.指导受检者在观察区休息30分钟,如有不适及时告知医护人员;医护人员定时巡视观察区,询问受检者有无不适,及时发现不良反应并处理。

2.指导受检者多饮水(每小时不少于100ml)以利于对比剂的排出,可通过尿液颜色来简单判断水化是否充分,以预防对比剂肾病。

碘对比剂不良反应分类

1.按照发生机制分类

特异性/过敏样反应(非剂量依赖性):临床表现通常与一种药物或其他过敏原引起的过敏性反应相同,与碘对比剂的剂量、注入方式和速度无关。

非特异性/类生理反应(剂量依赖性):机体对对比剂的一种生理性应答,一般表现为对器官或系统所产生的反应,最常累及的器官或系统为肾、心血管系统和神经系统等,其发生与碘对比剂的剂量、注入方式、速度和理化性质有关。

2.按照发生时间分类

急性不良反应:发生在对比剂注射后1小时内;

迟发性不良反应:发生在对比剂注射后1小时至1周内;

晚发性不良反应:发生在对比剂注射1周后。

3.按照严重程度分类

轻度:体征和症状具有自限性且无进展依据;

中度:体征和症状更明显;

重度:体征和症状通常会危及生命。

碘对比剂不良反应处理

1.急性不良反应处理

轻度:让患者放松,深呼吸,医护人员做好患者安慰及解释工作,测量生命体征并做好记录,保留静脉通路,留观区域观察,叮嘱患者多饮水。一般无需用药,大约30分钟后可自行缓解。

中度:积极对症药物治疗,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直至反应完全消退。建立静脉通路,给予高流量面罩吸氧。

重度:可危及患者生命,须严密观察,快速识别和处理。若患者过敏表现为无应答或无动脉搏动,即按照正规心肺复苏流程进行抢救。

2.对比剂外渗

轻度外渗:无需特殊处理,嘱患者注意观察,若外渗加重,应及时告知医护人员;对个别疼痛明显者,局部给予普通冷湿敷。

中、重度外渗:抬高患肢,促进血液回流;早期使用50%硫酸镁保湿冷敷,24小时后改硫酸镁保湿热敷;或者用黏多糖软膏等外敷;或者用0.05%地塞米松局部湿敷。对比剂外渗严重者,在外用药物基础上口服地塞米松5 mg/次,3次/天,连用3天;必要时,咨询临床医师用药。

3.血管空气栓塞

空气栓塞是高压输注中可能出现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患者可突然出现呼吸困难、连续性咳嗽、呼吸暂停、胸痛、低血压、心动过速、喘息、呼吸急促、精神状态改变等症状,甚至导致死亡。

若输注过程中发现空气进入体内时,立即夹闭静脉管道,防止空气进一步进入;立即给予高流量吸氧;若患者没有其他禁忌证(如颅内压升高、眼部手术或重度心脏或呼吸系统疾病),立即将患者放置于左侧卧位;空气较多时,影响到心脏排血,要行右心室穿刺,必要时送高压氧舱治疗;如有脑性抽搐可遵医嘱应用安定、肝素和小分子右旋糖酐等改善循环的药物;当患者出现心力衰竭时,立即组织抢救。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永州市零陵区中医医院 罗腾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92)

来源: 永州市零陵区中医医院 罗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