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充分发挥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深化馆校共建合作机制,推动海洋文化与校园教育的深度融合,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来临之际,区文保旅游服务中心(古林古海岸遗迹博物馆)走进大港上古林小学,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观古海岸遗迹 看海陆变迁》博物馆中小学示范课,通过生动有趣的讲解、互动体验和实物展示,将千年海岸变迁的历史画卷带到孩子们面前,让文化遗产“活”起来!

课堂上,宣教老师以“观古海岸遗迹 看海陆变迁”为主题,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和播放极具知识性、趣味性的天津贝壳堤形成过程科普视频,带领同学们穿越时空,探索古海岸的地质演变历程。从贝壳堤的形成过程到海洋生物的奥秘,从海陆变迁的历史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课程内容既贴近自然科学教材,又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原来我们脚下的土地曾经是海洋!”一位同学在课程结束后惊叹道。这种沉浸式的学习方式,让复杂的地质知识变得直观可感,激发了同学们探索自然科学的浓厚兴趣。


在观看砗磲、海龟、玳瑁等珍稀海洋生物标本的图片,欣赏鹦鹉螺、侏儒唐冠螺、大白蛙螺等实物标本时,现场气氛热烈,同学们求知若渴,踊跃举手与宣教老师互动。当宣教老师讲解每种海洋生物的生活习性、形态特征及其在海洋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时,同学们更是全神贯注,一双双眼睛紧紧盯着老师手中的标本,来满足对海洋知识的好奇心。课程结束后,为加深对古海岸的印象,宣教老师为同学们发放博物馆宣传资料,同学们纷纷表示要到博物馆亲眼观看令人震撼的古海岸遗迹和各种形态各异的海洋生物标本。

此次示范课是博物馆教育与学校教育融合的一次成功实践,通过寓教于乐的形式,同学们不仅学到了海洋知识,更增强了对家乡文化遗产的认同感和责任感。未来,古林古海岸遗迹博物馆将持续推进馆校共建合作模式,开展更多适合青少年的教育课程,走进更多中小学校,让博物馆成为青少年的“第二课堂”,让文化传承的薪火,照亮青少年的成长之路。

来源: 古海岸遗迹博物馆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