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第二临床学院 杨杉杉 高海曦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杨盛力
在女性健康的舞台上,乳腺癌是一个让人心生畏惧的“主角”。它是女性最常被诊断出的癌症,也是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占癌症病例总数的 23% 和癌症死亡人数的 14%[1]。但你知道吗?有一种神奇的“侦察兵”——肿瘤标记物CA153,它能在乳腺癌的战场上发挥重要作用,成为我们抗击病魔的有力武器!
肿瘤标记物:CA153
首先,让我们来揭开肿瘤标记物的神秘面纱。它们就像是身体里的“小信使”,存在于我们的血液、体液或组织中,能够反映出肿瘤的存在和它的“小动作”。这些标记物种类繁多,从蛋白质到酶,从激素到糖类,再到抗原,每一种都有自己独特的使命和价值。
CA153,就是这些“小信使”中的佼佼者。癌抗原153(cancer antigen 153,CA153)属于糖蛋白类抗原,最早被发现于1984年,它是 MUC1 基因的血清产物,在乳腺癌细胞表面尤其活跃,是乳腺癌应用最广泛的血清标志物[2]。一般情况下,它在人体内的含量极低,其正常参考值通常小于25000U/mL;一旦乳腺癌等恶性肿瘤来袭,CA153就会像被激活的“警报器”,水平显著升高,成为医生能够观测到的“粉红警报”。
CA153的“神奇本领”
这个“粉红警报”不仅能提醒医生和患者乳腺癌的存在,还能像一面镜子般映照出肿瘤的活动状态,帮助医生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和治疗的紧迫性,为临床决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辅助诊断乳腺癌
CA153是乳腺癌的辅助诊断指标,但在乳腺癌早期敏感性不高[3]。早期阳性率为60%,转移性乳腺癌阳性率为80%。但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如晚期或复发性乳腺癌的诊断中,它却能提供宝贵的辅助信息。当医生面对一个疑似乳腺癌的患者时,如果CA153水平显著升高,就像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红灯”,提示医生可能需要进一步深入调查,比如进行影像学检查或活组织检查,以确认诊断。
监测治疗效果的“晴雨表”
治疗有效时,它是一个下降的“温度计”,水平逐渐降低;反之,如果水平持续升高或重新升高,则可能意味着肿瘤正在“卷土重来”,需要立即采取行动。比如,化疗后CA153水平持续升高,结合淋巴血管浸润和HER2状态,预示着局部晚期乳腺癌治疗后的无病生存率降低[4]。这种动态监测就像是一个“晴雨表”,反映了治疗过程中的每一个变化,让患者对自己的健康状况有更清晰的认识。
预测预后的“指南针”
CA153的水平还与乳腺癌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研究表明,初诊时CA153水平较高的患者,其预后往往较差,复发率和死亡率也相对较高,尤其是在转移性乳腺癌患者中。因此,CA153水平也被视为评估乳腺癌患者预后的重要“指南针”。
CA153的升高一定是乳腺癌吗?
不一定哦!大家不要担心,CA153的升高并不代表患上乳腺癌,其他因素也可能会导致CA153升高,有些是正常的生理变化,有些则需要我们警惕的疾病。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生理因素
月经周期[5]、妊娠和哺乳期等生理变化都可能导致CA153暂时性升高。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大家不必惊慌,通常在月经结束或产后数周内,指标会恢复正常。
良性疾病
肝硬化[5]:肝硬化肝功能损害导致对CA153的清除能力下降,可能是血清CA153升高的原因。如果发现CA153升高,而且你还有一些像黄疸、腹痛这样的症状,那就要及时去看医生了。
胎盘早剥[6]:CA153水平与胎盘早剥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CA153水平在胎盘早剥产妇中明显升高,且胎盘早剥越严重,CA153水平越高。孕妇们一定要警惕CA153升高,如果突然感到腹痛、阴道流血,一定要及时就医。
血液性疾病:CA153水平在巨幼细胞性贫血(MA)、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β-地中海贫血[7]患者中呈高表达,在疾病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对于临床上CA153增高的大细胞性贫血,在排除肿瘤的情况下,需要考虑是否存在血液疾病,尤其是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和溶血性贫血。
其他恶性肿瘤
肺癌: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CA153水平变化与肿瘤大小、局部淋巴结以及远处转移情况之间存在着一定的一致性,对于有远处转移灶者,其CA153水平及阳性率明显增加。CA125和CA153联合检测诊断肺癌的灵敏度较高,但特异度相对较低,可作为肺癌筛查诊断的主要手段[8]。
卵巢癌:健康者的子宫内膜上皮细胞也可以大量合成CA153,但在卵巢癌患者的体内会异常升高。卵巢癌患者CA153表达水平较高,与CA125、CA199、CA153、HCG、AFP、CEA联合检测阳性率高,可为临床早期诊断提供依据[9]。
此外,CA153在胃癌、结直肠恶性肿瘤、子宫颈癌、子宫内膜癌、恶性淋巴瘤中也有所升高,可作为其诊断或辅助诊断依据。
结语:
当在体检报告上看到CA153的数值升高时,请保持冷静,及时就医,要相信医生们会运用他们的专业知识和经验,结合其他检查结果,为我们解开这个谜团。如果最终确诊是乳腺癌,那么及早发现、及早治疗,将大大增加我们战胜病魔的机会。
当然,预防总是胜于治疗。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均衡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保持良好的心态等,都是预防癌症的重要措施。就像一句老话说的:“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只有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我们才能更好地享受生活、追求梦想。所以,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为自己的健康加油!
参考文献:
Jemal A, Bray F, Center MM, Ferlay J, Ward E, Forman D. Global cancer statistics. CA Cancer J Clin. 2011 Mar-Apr;61(2):69-90. doi: 10.3322/caac.20107. Epub 2011 Feb 4. Erratum in: CA Cancer J Clin. 2011 Mar-Apr;61(2):134. PMID: 21296855.
Duffy MJ: Biochemical markers in breast cancer: which ones are clinically useful?. Clin Biochem. 2001, 34: 347-352. 10.1016/S0009-9120(00)00201-0.
Molina R, Barak V, van Dalen A, et al. Tumor markers in breast cancer- European Group on Tumor Markers recommendations. Tumour Biology : the Journal of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Oncodevelopmental Biology and Medicine. 2005 Nov-Dec;26(6):281-293. DOI: 10.1159/000089260. PMID: 16254457.
Al-azawi, D., Kelly, G., Myers, E. et al. CA 15-3 is predictive of response and disease recurrence following treatment in locally advanced breast cancer. BMC Cancer 6, 220 (2006).
吕杨.非肿瘤患者血浆中肿瘤标志物升高的研究进展[J].海南医学,2012,23(23):114-118.
YAN Shen-ji, ZHOU Hui, FANG Du-zhi, et al. Detection of CA153 and PLGF in the Serum of Patients with Placental Abruptionand Itsclinical Significance[J]. JOURNAL OF CLINICAL TRANSFUSION AND LABORATORY MEDICINE, 2019, 21(5): 524-526.
Symeonidis A, Kouraklis-Symeonidis A, Constantinidou I, Solomou E, Kougelou S, Vassilakos P, Zoumbos N. Increased CA-15.3 levels in the serum of patients with homozygous beta-thalassaemia and sickle cell/beta-thalassaemia. Br J Haematol. 2006 Jun;133(6):692-4. doi: 10.1111/j.1365-2141.2006.06121.x. PMID: 16704450.
张美玲,杨蔚,吴剑锋.肿瘤标志物CA125、CA153在肺癌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21,14(07):161-162.DOI:10.15887/j.cnki.13-1389/r.2021.07.070.
刘洋,刘毅,樊青珂.CA125、CA199、CA153、HCG、AFP、CEA联合检测诊断卵巢癌的意义[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24,34(06):74-76.DOI:10.16458/j.cnki.1007-0893.2024.06.021.
来源: 大学生快乐科普社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