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只大灰优食蚜蝇(学名:Eupeodes corollae)。它们是一种广泛分布于欧亚地区的食蚜蝇类昆虫,隶属于双翅目食蚜蝇科,是一种重要的农业益虫。它们的体色呈灰褐色、腹部具鲜明的黄色斑纹,在外观上常被误认为蜜蜂、黄蜂。不过,正是这种拟态外形,使它在自然界中能够有效避开天敌的攻击。
大灰优食蚜蝇在形态上比较具有辨识度,在生态功能上也扮演着多重角色。它们的成虫主要以花蜜、花粉为食,具备优秀的传粉能力,常见于各类野花和农作物花朵之间穿梭飞行,有助于农田生态系统的稳定和作物产量的提高。不够,它们的幼虫阶段的食性在生态上是更有贡献的,因为大灰优食蚜蝇的幼虫为典型的捕食性昆虫,主要以蚜虫为食,尤其偏好小麦蚜、棉蚜、豆蚜等农业害虫。在整个幼虫发育期间,一只大灰优食蚜蝇幼虫可以捕食数百只蚜虫,所以说,这种昆虫是自然界中控制蚜虫数量的重要力量之一。
花朵上的大灰优食蚜蝇。©Linda Wong摄影 | 绿会融媒·“海洋与湿地”
这种昆虫的生活史较为短暂,从卵孵化至成虫一般只需2~3周,生命周期快,繁殖力强,适应性广,能在各种气候条件下存活,尤其在温暖、蚜虫密集的田间环境中表现出极强的生态竞争优势。正因如此,它被广泛用于生物防治实践中。在无化学农药或低农药干预的环境中,大灰优食蚜蝇可通过自然种群调控有效降低蚜虫密度,减少作物损害,同时避免农药残留问题,有助于发展绿色农业、生态农业。
感谢绿会专家吴丽业老师协助鉴定。许多人误以为它是有毒的蜂,担心被叮咬、担心它们攻击人。但事实上,大灰优食蚜蝇是无刺类的昆虫,对人类无害,性情温和,也不具攻击性。相反,它们的存在对于维护农田健康和促进作物生产具有积极意义,所以,下次别怕哦!
(注:本文仅代表资讯,供参考。欢迎留言、讨论。)
文 | 王昆山
编辑 | 绿茵
排版 | 绿叶
来源: 海洋与湿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