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宝宝的健康成长中都要不断地“打怪升级”,经历一次又一次的疫苗接种,而面对疫苗接种后的种种反应,父母又都有点担惊受怕,疫苗到底该不该接种?那么我们就来唠一唠疫苗这个挺酷的东西。
一、疫苗是何方神圣?
疫苗是指用各种病原微生物制作的用于预防接种的生物制品。接种疫苗是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最有效、最经济也最方便的手段,通过计划免疫有计划、有目的地将生物制品接种到儿童体内,就像是给身体的免疫系统发出一个警告信号,使其产生一种特殊的力量,叫做抗体。
以确保当病菌攻击我们时,抗体就会变身超级英雄来抵抗病菌,同时宝宝获得可靠的抵抗力,从而达到预防、控制乃至消灭相应传染病的目的。
二、I类和II类疫苗有什么区别?
我们国家的疫苗主要分为两类。
**第一类疫苗:**是国家免费提供,所有适龄儿童必须按计划接种。
**主要有:**乙肝疫苗、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疫苗、麻腮风疫苗、甲肝疫苗、白破疫苗、流脑疫苗、乙脑疫苗。
**第二类疫苗:**公民自费并且自愿接种的其他疫苗。
**常用的有:**流感疫苗、水痘疫苗、轮状病毒疫苗、肺炎疫苗、EV71疫苗等。这一类疫苗中,如水痘、轮状病毒疫苗对特定病毒引起的传染病预防性都很强。
三、疫苗接种有哪些禁忌症?
疫苗接种之前家长要多关注宝宝的情况,工作人员也要详细的问诊和查体,若存在以下情况则暂缓接种或不宜接种疫苗:
1、患急性传染病(包括疾病恢复期、有急性传染病接触史未过检疫期者)的儿童不能接种疫苗;
2、患有慢性消耗性疾病、活动性肺结核、先天性免疫缺陷疾病、肝肾疾病的儿童不能接种疫苗;
3、有发热、腹泻、严重皮肤感染、严重湿疹的儿童暂缓接种疫苗;
4、正在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的儿童,可推迟常规的预防接种;
四、接种疫苗后会有哪些反应,我们该如何应对?
疫苗对于人体来说是一种异物,所以在诱导免疫系统产生对特定疾病的保护力时也会导致少数儿童出现一些不良反应。
所以接种疫苗后,应在接种单位留观至少30分钟,部分患儿可能会出现一些反应,如注射部位出现红、肿、热、痛,低热,还可能伴有头晕、全身不适、乏力。这些是由疫苗本身引起的一般反应,大多为一过性,注意适当休息,多喝水,持续1-2天即可消失。
极少数患儿可能出现晕厥、过敏性休克、过敏性皮疹、血管神经性水肿等严重异常反应,一旦发生应立即采取措施,必要时尽快送往医院继续治疗。
正确认识疫苗,无论哪种疫苗,接种对宝宝都是利大于弊。湖南旺旺医院儿科医生也提醒家长,不要因为害怕或恐惧疫苗接种后的不良反应,就听信谣言抵抗疫苗。规范的预防接种,既是孩子的权力也是社会的责任!
参考资料:
《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及说明(2021版)》、第七版《儿科护理学》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湖南旺旺医院 儿科注射室 严莉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YT)
来源: 湖南旺旺医院 儿科注射室 严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