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的心脏跳动失去原有的规律,出现抑制不住的“心动”,变得时而急促,时而缓慢,那可能就是房颤在作祟,房颤的发生率逐年上升,诱发因素多,并发症重,已经逐渐成为21世纪新的“心血管流行病”,严重威胁着人民的生命健康。

2025年6月6日是第十三个房颤日,呼吁群众提高房颤预防意识,减少房颤引发的危害。让我们一起守护心跳节律,共筑健康防线。

近日,在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省脑科医院)心血管三区病房就上演了一场由房颤引发的“生死时速”。

家住长沙今年74岁的张爹因心血管疾病多次在院进行治疗,均得到有效的救治,张爹自己对一直以来的治疗效果也很是满意,在不久前一日张爹晨起上厕所时因用力解大便后,面色苍白,全身大汗淋漓、头晕、乏力、胸口发闷胀痛,感到非常不适,医护人员立即予以监测心率、血压、血糖,发现张爹心率达160--230次/分,心电图检查结果显示明显的房颤波形,立即予以建立静脉通路,复律,氧气吸入等一系列对症治疗,并对张爹进行心理安抚,以避免情绪过于紧张而加重病情。

在医护人员及时并有效的救治下,张爹终于转危为安,现在已好转出院,在出院之际,张爹及其家属为了感谢科室医护人员,特意送来锦旗。

邢祖忠教授介绍:房颤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疾病,在正常情况下,心脏是有规律的收缩跳动,但房颤发生时,窦房结失去主导控制,心房内多个异位起搏点快速无序放电,电信号杂乱无章,导致心房肌不规则颤动而非有效收缩,导致心跳像“乱颤”一样不规律。

房颤常见于原本就有心脏疾病的患者,而当健康人群遇到某些因素刺激时也可诱发,如短时间大量饮酒,摄入过多含有咖啡因的饮料,情绪起伏过大等。

临床症状可表现为头晕、心慌、气短、乏力等,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救治,心脏长时间的乱跳会导致功能下降,甚至诱发心力衰竭。

而在房颤发生时,心脏血液不能像正常情况下一样有效的射出,在心脏内部容易形成血栓,当血栓脱落随血液流动时,堵住脑血管就会引发房颤最常见的并发症——脑卒中(俗称中风)。

房颤容易反复发作且可能引发并发症,因此做好日常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病友们日常应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遵医嘱定时定量服药,控制好基础疾病,戒除不良的生活习惯,保持稳定的情绪,主动学习房颤的相关知识。当出现持续心慌或脉搏异常时,要引起重视,及时就医检查。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省脑科医院)心血管三区 李苗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YT)

来源: 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省脑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