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指导专家:

夏娟
中山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口腔种植科主任医师

陈泽涛
中山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口腔种植科主任医师、研究员
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口腔修复种植分会副主任委员

端午节快到啦!软糯香甜的粽子让人无法拒绝,不过这里还是要提醒大家适量食用。每年端午过后口腔医院的业务量都很大!不仅有患者吃粽子把假牙黏脱了,还有小朋友吃完粽子牙疼哭鼻子的......


吃粽子可能对口腔健康造成哪些影响?特殊人群吃粽子需要注意什么?粽子怎么吃才不伤口腔?今天就为各位一一解答!

软糯香甜的小粽子,怎么就不好了呢?
一、黏性:天然胶水的破坏力
糯米的支链淀粉含量高达98%,其黏性可媲美工业粘合剂。
粽子黏性物质嵌入牙缝的概率是普通食物的3倍,易导致:
①修复体脱落:烤瓷牙脱落、活动义齿脱落;
②微渗漏风险:黏性物质侵入种植体-基台界面,诱发种植体周围炎;
③龋齿:同时黏性残渣在窝沟处形成生物膜,48小时内即可引发龋齿早期脱矿。

二、糖分:甜蜜的腐蚀性攻击
甜粽含糖量≈8块方糖
咸粽的糯米碳水化合物占比约70%
糖分与口腔致龋菌结合后,4小时内pH值可降至4.5以下(牙齿脱矿临界值),大大提高龋齿风险。

三、温度:口腔承受不住的热情
刚出锅的粽子中心温度超80℃,堪比开水的高温,可能造成口腔黏膜灼伤。

四、硬度:总想给牙齿上强度
误咬粽子内枣核、骨头等硬物,易导致牙隐裂、修复体崩瓷等。

以下人群吃粽子要谨慎!
活动假牙佩戴者:粽子黏性易导致活动假牙脱落,活动义齿误吞风险增加。
种植牙术后3个月内患者:糯米黏性可能破坏骨结合过程,影响种植体长期稳定性。
正畸治疗人群:托槽脱落率及弓丝变形风险均升高。
牙周炎急性期患者:黏性物质压迫牙龈,易引起牙龈红肿出血。
大面积龋齿未修复者:粽子残渣滞留龋洞易引发急性牙髓炎。
另外儿童和孕妇也要特别注意
儿童:乳牙牙釉质薄(仅1mm),脱矿速度是恒牙的2倍。
孕妇:激素变化致牙龈敏感,烫伤后愈合时间延长50%。

食粽“三步法”,健康吃粽没烦恼
食用前:准备到位
1. 选小粽子,优先助消化且对血糖影响较小的五谷杂粮款(红小豆、绿豆、大芸豆、燕麦粒等);
2. 冷粽加热,剥去粽叶后放置10-15分钟,待中心温度降至50℃以下(手感微温)再食用。

食用时:讲究技巧
1. 切成小块再吃;
2. 两侧牙齿交替咀嚼,慢慢吃,不要用牙齿大力撕扯粽叶;
3. 搭配富含膳食纤维的蔬菜和水果,如芹菜、菠菜、苹果、梨等,帮助消化的同时,咀嚼还能清洁牙齿;
4. 搭配饮用pH>8的碱性饮品(如绿茶)或咀嚼含茶多酚的无糖口香糖,维持口腔pH平衡。

食用后:多方保护
1. 吃完清水漱口,用牙线或冲牙器清理牙齿;
2. 吃完1小时散步、快走,燃烧你的卡路里;
3. 如果种植牙松动、脱落,立即停止咀嚼,用生理盐水漱口,带上脱落修复体及时就诊;
4. 如果粽子残渣留在龋洞引发疼痛、矫牙器托槽脱落,需要尽快找医生哦!

粽子虽好莫贪多
护牙妙招手中握
祝大家过个“牙好粽香”的安康节

来源:中山大学附属口腔医院

来源: 精准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