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现代学习、工作、生活方式的改变,久坐行为的增加,腰椎间盘突出症逐渐呈现“年轻化”、“持久性”的特征。据统计,其整体发病率为20%~30%,男性约为女性2倍,主要症状是下腰痛合并神经病、肢体运动功能障碍,严重时可能导致残疾,严重影响患者的心理状态和日常工作生活。
首先,什么是腰椎间盘突出症呢?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因椎间盘退变、变性或损伤导致的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而刺激或压迫神经根等原因所引起的骨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引起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目前已知的病因大致可归纳为内源性因素和外源性因素2大类,内源性因素主要包括遗传因素、先天发育、代谢异常等;外源性因素主要包括腰部外伤、压力负荷、肥胖、脊柱畸形,长期姿势不当、吸烟等。
腰椎间盘突出的发病不是单一因素引起的,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我们在生活中应该如何做好预防呢?
1、保持正确姿势: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我们应该时刻注意保持正确姿势,避免葛优躺、跷二郎腿;避免长时间久坐,坐位时,应保证腰背挺直,臀部贴紧椅背,可使用腰靠垫或人体工学椅,减少腰椎压力,每坐1小时,应起身伸伸懒腰。
2、正确使用腰部力量,在打喷嚏或者咳嗽时,可用手扶墙或将膝盖稍弯曲;在搬重物时,应先下蹲,将重物尽量贴近身体,用腿部力量起身,避免直腿弯腰搬重物。
3、选择合适的床垫:床垫的选择与腰部健康息息相关,研究表明,床垫过软,会导致身体下陷,会破坏腰椎的生理弧度;板床过硬,又影响舒适度;故中等硬度的床垫为首选,平躺时,可在膝盖下垫一薄枕,使其保持生理弧度,侧睡时,可在双腿间夹一枕头。
4、做好体重管理:避免体重过重,当BMI>28kg/m2会显著增加腰椎负担,(BMI=体重kg÷身高的平方米)。应规律进餐、减少高热量、高脂肪食物摄入,如油炸食品、蛋糕、生冷食品等,多食用蔬菜、水果、鸡胸肉、鱼、豆等优质蛋白。
5、加强运动锻炼:平时可进行慢跑、跳绳、游泳等有氧运动,有助于减轻体重,缓解腰椎压力。需注意在慢跑时,要穿缓震鞋,避免硬地运动。
6、保持充足的睡眠,7-8小时的高质量睡眠有助于身体的新陈代谢和激素水平。
7、注意腰部保暖:腰部对温度变化极为敏感,当气温下降、寒风凛冽时,应及时增添衣物,避免腰部直接暴露在冷空气中,尽量用温水洗漱,避免用冷水刺激腰部。洗澡时也可适当延长腰部冲洗时间,用热水冲淋腰部,促进血液循环。以降低疾病反复发作次数。
8、积极使用腰部护具:腰围是最常用的护具,能对腰部提供支撑和保护,减轻腰椎的压力,起到缓解疼痛、预防扭伤等作用。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来源: 泉州市第一医院护理园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