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名滑翔伞爱好者在祁连山滑翔飞行时被云吸至海拔8598米的高空后生还引发关注。视频记录下了他遭遇云吸成功生还的整个过程事发时他未戴氧气面罩脸部直接裸露在空中全身多处结冰但仍保持控伞的意识最后安全着陆。此行为被认定为事故,目前,相关部门已对此次事件展开调查。

近年来滑翔伞飞行逐渐成为热门运动滑翔伞爱好者也越来越多但任何运动都是有一定风险的运动的风险性和刺激感往往是成正比例的滑翔伞运动中最危险的事情莫过于遭遇“云吸”。

什么是“云吸”?为什么****滑翔伞飞行员会被吸到八千多米的高度?

“云吸”仅是网络上的民间说法,气象上没有称为“云吸”的现象。从气象学角度看,此现象属于在对流旺盛的云中,由于存在强劲上升气流带,可以将进入其中的飞行器等物体“卷入”高空。武汉市航空运动协会的叶教练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解释:一般来说,滑翔伞是平稳滑行状态,如果想上升,就需要上升气流,利用山脚和山脊之间的上升风面,加上滑翔伞飞行员自己对滑翔伞的控制,就可以在热气流里攀升获取高度。这时如果滑翔伞没有及时出来,被积雨云吸进去,就会越升越高,非常危险。

积雨云是在强烈对流作用下形成的垂直发展旺盛的云体,其内部水汽充足,在上升过程中不断冷却凝结,释放出大量潜热,进一步加剧了空气的对流上升运动,从而形成强大的上升气流。当滑翔伞误入积雨云底部时,就会被这股强大的上升气流迅速带向高空。

被“云吸”后,飞行员可能会遭遇极端低温、缺氧、结冰甚至雷电等危险情况,还可能因缺氧、低温而失去意识或无法正常操作滑翔伞,导致滑翔伞失控。同时,被对流云“卷至”高空的滑翔伞也会对过往的民航飞机造成安全威胁。

本次案例虽极端(上升至8589米),但仍可能未进入最极端积雨云(Cb)核心区域。最强云吸垂直上升气流速度可达每秒几十米到几百米,甚至更高,强上升与周边沉降气流交汇,形成剧烈湍流时速最快能达到数百公里,产生剧烈剪切力,其撕扯力可能造成伞体大范围崩塌或“螺旋扭转”,另外在雷暴云中飞行可能引发静电感应放电(见于雷暴云底),从而导致电击风险。

2007年,德国女飞行员伊娃·维斯妮尔斯卡(Ewa Wisnierska)被吸入9800米高空,15分钟失去意识,奇迹生还,但同场男飞行员因冻伤和缺氧身亡。

对滑翔伞飞行的安全提醒与建议

天气是飞行的底线,务必仔细查看天气预报,做好详细气象分析,确认无发展性积云、无雷暴云,避免在恶劣天气或大风中进行滑翔运动,以免发生危险。一般滑翔伞还是低空飞行,随着这类极限运动发展,对低空气象服务也提出了更多需求。

确保使用符合安全标准的滑翔伞和安全装备,包括头盔、安全带、保护服和护目镜等;检查并佩戴好相关装备,以保护身体免受伤害。

高原、大高度飞行必须携带装备,高空氧气瓶(或便携氧气系统)、高度表/GPS/垂直速度计实时监测、应急预案制定、 联络设备(高功率长距离对讲设备)。

训练与判断意识需强化,拟缺氧/高空应对训练,对可能卷入对流云中迹象要能正确提前识别,提升伞具匹配与性能评估,不可超出飞行员当前技术水平使用高性能中级或高级伞。

来源: 综合央视新闻、红星新闻、极目新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