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痛是一种令人紧张的症状,许多人出现胸痛时,会立刻联想到心脏病。尽管心梗是胸痛的一个严重潜在原因,但实际上其他许多非致命原因也可能造成胸部不适。因此,了解如何区分心梗与其他类型胸痛至关重要,这样可以在危机时刻做出明智决策,获得及时的医疗救助。

识别心梗的警示信号
心梗,即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阻塞导致的心肌缺血坏死。此时,心肌因缺氧而逐渐坏死,时间拖得越久,心脏损伤越严重。心梗主要有以下典型症状。
1.胸骨后剧烈疼痛。这种痛感通常被描述为压榨、紧缩或重压感,位置在胸骨后方。疼痛通常持续时间较长,超过15分钟,而非短暂的刺痛。
2.放射性疼痛。疼痛可能放射至身体其他部位,常见的包括左肩、左臂、颈部、下颌,甚至是上腹部。这种放射性特征是识别心梗的重要标志。
3.其他身体反应。心梗还常伴随着大量出汗、恶心、呕吐、呼吸急促,以及不明原因的疲倦或虚弱感。某些情况下,可能出现心悸或晕厥。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女性、老年人及糖尿病患者在发作时,症状可能不典型,比如仅表现为轻微不适或短暂气促。
这些疾病也会发出胸痛信号
若胸痛不符合心梗特征,也有可能是以下原因所致。
1.肺栓塞。由血块阻塞肺动脉引起,通常伴随呼吸急促、咳血等症状。对于长期卧床或久坐的个体,例如术后患者、重症病人及长途旅行者,应特别警惕肺栓塞的风险,因为其活动减少可能导致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
2.主动脉夹层。发生在主动脉内膜撕裂时,通常导致剧烈的撕裂样疼痛,常见于胸部、背部及腹部,有致命危险,患者应及时就医。长期不规律控制的高血压是发病的高危因素。
3.心包炎。心包腔的炎症,在吸气或咳嗽时疼痛加重,需及时处理。
4.心肌缺血。由于心脏供血不足引起的胸痛,通常在活动或情绪激动时加剧,伴随恶心、出汗等。
5.食管痉挛。引起的痛感可能被误认为心脏问题,伴有吞咽困难。
6.胃食管反流病。胃酸倒流至食管导致的烧灼感和轻微疼痛,活动后易缓解。
7.胸壁疼痛。由肌肉、肋骨或软组织损伤引起,通常在特定动作时加剧,风险较低。
8.焦虑与压力。心理情绪因素引起的胸痛,常伴随心悸、出汗,虽不具威胁性,但也不容忽视。
重视胸痛,延误治疗有风险
胸痛可能是多种疾病的警告信号,尤其是心脏疾病,延误治疗可能导致生命危险。此外,胸痛还可能与多种疾病有关,及时识别能够避免更严重的问题。关注胸痛并及时就医,有助于保护健康,避免潜在的严重后果。
不论何种原因导致的胸痛,明确何时需要寻求紧急医疗帮助至关重要。以下状况提示应立即就医。
1.持续性或逐渐加重的疼痛。特别是持续时间超过10至15分钟的疼痛,无论其性质如何,都应被视作需要紧急评估的信号。
2.伴随症状出现。如前所述的出汗、恶心、呼吸急促、心悸或晕厥,特别是在活动过后或无明显诱因下出现。
3.高风险群体。包括既往有心血管疾病史、高血压、糖尿病或高胆固醇的个体,这些人群应对胸痛保持高度警惕。总之,如果感到不确定或对症状有疑虑,联系急救服务是最稳妥的选择。
突发胸痛如何自救
1.保持冷静与绝对静止。坐下或卧倒,避免任何体力活动,以减少心脏负担。保持冷静可防止症状加重。
2.立即拨打急救电话。联系专业医疗服务,提供详尽的症状描述和既往健康信息。
3.服用急救药物。如医师曾开具硝酸甘油等药物,按指引使用,可能帮助缓解症状。然而,切不可擅自尝试未经医生指导的药物。
4.确保获得充足氧气。如果条件允许,开始氧气吸入。这对缓解心肌缺氧症状颇有帮助。
5.注意保暖。在寒冷环境中保持身体温暖,因为低温可能加重心脏负担。
要注意的是,这些措施不可替代专业医疗服务,只为在医生抵达之前为患者提供支持与安全。
胸痛可能是身体发出的重要警报,无论是心梗、肺栓塞,还是其他潜在疾病,及时识别和正确应对都至关重要。保持冷静,并在紧急情况下迅速求助,才能最大程度降低风险。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 陈升鑫

来源: 陈升鑫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