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省脑科医院)神经外科二病区重症监护室收治了一位因”颈部疼痛7天,头痛呕吐4天”转诊的42岁年轻患者王先生。完善相关检查诊断为:颅内静脉血栓形成(CVST)。让我们通过这个案例,深入了解这一容易被忽视的“隐形杀手”。

(▲4月17日颅脑CTA影像片)

什么是颅内静脉血栓?

与常见的脑动脉梗塞不同,颅内静脉血栓是脑部静脉系统(包括静脉窦)发生血栓堵塞,导致血液回流受阻。这种堵塞会引起颅内压升高和脑组织淤血水肿,严重时可引发癫痫、脑出血甚至昏迷。

李鑫主任医师解释道:人的大脑中,除了动脉负责供血,还有一套精密的静脉系统负责将代谢后的血液送回心脏。当这些静脉血管被血栓堵塞,就会引发一种容易被忽视却危险的疾病-颅内静脉血栓(Cerebral VenousThrombosis,CVT)。

它虽然仅占所有中风病例的0.5%-1%,但误诊率却高达50%,尤其好发于20-50岁的青壮年群体,女性发病率是男性的3倍。

如何识别这种“隐形杀手”?

1.症状:头痛可能是唯一警报

CVT的狡猾之处在于症状多样且缺乏特异性。最常见的表现是持续加重的头痛,(约占80%病例),可能伴随以下情况:

  • 视力模糊或复视(静脉高压导致视乳头水肿)
  • 癫痫发作(脑皮层受刺激)
  • 肢体无力或麻木(局部脑水肿影响功能区)
  • 意识模糊或昏迷(严重颅内压升高)

部分患者早期仅有轻微头痛,容昜被误认为偏头痛或紧张性头痛。若头痛在数天至数周内逐渐加重,尤其伴随呕吐、视物不清,需高度警惕。

2.病因:从激素到感染的多重诱因

  • 血液高凝状态:遗传性凝血障碍(如蛋白C/S缺乏)、抗磷脂抗体综合征
  • 激素变化:口服避孕药(风险增加7-10倍)、妊娠及产褥期(占女性CVT的20%)
  • 感染:中耳炎、鼻窦炎、脑膜炎等局部感染引发炎症反应
  • 外伤或手术:颅脑损伤、腰椎穿刺后
  • 慢性病:肾病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

值得注意的是,约15%的病例找不到明确病因,称为特发性CVT。

3.诊断:影像学是关键

  • MRI联合MR静脉成像(MRV):无创且敏感度达95%,可清晰显示静脉窦充盈缺损。
  • CT静脉造影:适用于急诊,快速评估血栓位置。
  • D-二聚体检测:阴性结果可帮助排除低风险患者(但阳性特异性较低)。

4.治疗:时间就是生命

  • 抗凝治疗:低分子肝素仍是首选。
  • 降颅压措施:乙酰唑胺减少脑脊液分泌或脑脊液外引流等措施,严重者需去骨瓣减压。
  • 血管内治疗:对抗凝无效的重症患者,机械取栓或局部溶栓可能有效。
  • 病因治疗:如控制感染、停用避孕药、免疫调节治疗等。

及时治疗下,80%患者完全康复,死亡率可以从30%降至5%以下,但约10%的可能还会留下认知障碍或癫痫。

5.预防胜于治疗

  • 经期女性避免长期服用避孕药
  • 保证每日1500ml饮水,尤其高温环境下长时间工作
  • 长途旅行每2小时活动四肢
  • 头痛持续24小时不缓解立即就诊
  • 如出现头痛等颅高压相关症状,及时行D-二聚体等凝血指标检测

李鑫主任医师提醒:

“颅内静脉血栓年发病率约3-4/百万,随着MRl技术普及,检出率逐年上升。“该病死亡率已从30%降至8%,但及时识别仍是关键。

突发一生中最剧烈的头痛,务必在黄金6小时内就医。”王先生的案例警示我们:颈部疼痛伴进行性头痛绝非小事。保持对身体的细微觉察,掌握科学防治知识,才是守护生命健康的终极防线。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省脑科医院) 李燕妮 郭发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92)

来源: 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 李燕妮 郭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