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顽固性呃逆】
呃逆,俗称打嗝,通常发生在饮食过快或过量、受到冷热刺激以及过度兴奋或紧张时。
打嗝是常见的生理现象,由膈肌的痉挛收缩引发。一过性的打嗝在健康人群中极为常见,如果打嗝频繁或持续48小时以上,则称为难治性打嗝或顽固性呃逆,可能与某些疾病有关。
顽固性呃逆的病因很多,常见的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引起的脑血管病如脑卒中、脑肿瘤、脑炎脑膜炎、颅脑外伤或手术等;神经退行性病变引起的如帕金森病、肌萎缩侧索硬化(ALS)等;外周性病变如甲状腺肿大、纵膈肿瘤、食管癌、肺炎、胸膜炎、心包炎、心肌梗死、膈下脓肿、贲门癌、胃扩张、胃食管返流(GERD)、肝癌、胰腺炎、肠梗阻、腹膜炎等刺激膈神经;其他如代谢及内分泌紊乱、精神心理因素、重金属中毒、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相关解剖概述】
膈肌(diaphragm)是人体主要的呼吸肌,位于胸腔与腹腔之间,也称横膈,呈穹隆状。膈肌周围为肌腹,中央为腱膜,她通过收缩和舒张改变胸腔的容积,主导吸气与呼气,同时参与咳嗽、排便等活动。
膈神经(phrenic nerve)是颈丛中重要的神经分支,起源于C3-C5神经根,从颈部向下延伸至胸腔、膈顶,具体点就是沿颈部前斜角肌表面(此处膈神经超声检查可清晰显示,因此成为膈神经阻滞的常用部位,用于治疗各种原因导致的顽固性呃逆)下行,经锁骨下动、静脉之间进入胸腔。膈神经是混合神经,其运动纤维支配膈肌,是人体呼吸运动的核心调控者之一,若膈神经受损,可能导致呼吸困难、膈肌麻痹等症状。
【超声引导下膈神经阻滞】
超声引导下膈神经阻滞的适应症包括相关手术麻醉、膈肌相关性疼痛以及顽固性呃逆。很多案例证明,超声引导下膈神经阻滞对顽固性呃逆的治疗效果明显。
超声引导下膈神经阻滞的禁忌症包括对侧膈神经麻痹或呼吸功能不全,穿刺部位感染,凝血功能障碍等。
超声引导下膈神经阻滞的方法主要是经颈部前斜角肌表面入路。患者通常采取仰卧位,头偏向对侧。采用高频线阵探头,定位胸锁乳突肌(SCM)外侧缘,显示前斜角肌(ASM)及表面筋膜下的膈神经,平面内技术进针,从外侧向内侧,确认位置准确后回抽无血即可注药。
来源: 网络与工作学习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