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一白遮百丑,一胖毁所有”但是……为什么有的人看着不胖但体检报告却显示血脂高为什么两个人身高体重都一样看上去却胖瘦明显?(图源:网络)判断“真胖”还是“虚瘦”仅凭体重可不够下面,就一起来了解这三个关键指标!

01大身体密码!别让秤上的数字骗了你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体重管理指导原则(2024年版)》,我国儿童青少年,成人超重率、肥胖率均呈上升趋势,据研究预测,如果该趋势得不到有效遏制,2030年我国成人超重肥胖率将达到70.5%,儿童超重肥胖率也将达到31.8%。

肥胖是健康的大敌,与心脏代谢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以及肌肉骨骼系统疾病等密切相关。因此,准确判断体重状况,并采取科学管理方法至关重要BMI:衡量胖瘦的初步指标

BMI,这个简单的计算公式(体重(kg)÷身高(m)²)是国际上衡量人体胖瘦程度的常用指标。对于成年人来说,BMI在18.5~23.9之间为正常;24~27.9为超重;28及以上则为肥胖。

但别忘了,BMI也有其局限性,它无法区分脂肪和肌肉。比如,肌肉发达的健身达人可能BMI超标,实则体脂率低;而有些看似苗条的人,BMI正常,却可能隐藏着高体脂率的“秘密”。腰围:反映腹部脂肪堆积情况

腰围是评估腹部脂肪堆积情况的重要指标。在我国,成人男性腰围≥90厘米,女性≥85厘米,即可诊断为中心性肥胖(腹型肥胖)。

在BMI相同的情况下,中心型肥胖的健康风险往往高于周围型肥胖。即使体重正常,腰围超标也可能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疾病的风险。体脂率:精准反映脂肪水平

体脂率,这个直接反映人体内脂肪比例的指标,是判断肥胖的“金标准”

虽然标准不一,但一般来说,成年男性体脂率在15%~25%之间,女性在20%~30%之间为正常。若体脂率超过这个范围,就可能意味着你正被“隐形肥胖”困扰。三大指标的综合运用

BMI给你初步判断,腰围揭示脂肪分布,体脂率揭示真相。在减重前,全面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有助于制定更科学的减重计划。

02吃动秘籍大公开!轻盈人生不是梦减重,说到底就是制造能量缺口。建议每天通过饮食控制+运动,制造300~500千卡的热量缺口,每周稳步减重0.5~1kg。但请记得,每个人的身体状况和生活习惯都不同,因此需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减重计划

个性化方案很重要

每个人的身体都是独一无二的。有的人可能更容易通过控制饮食来减重,而有的人则更适合通过增加运动量来达到目的。因此,在制定减重计划时,一定要充分考虑自己的身体状况、生活习惯、饮食偏好以及运动能力等因素

比如,对于久坐不动的人来说,增加日常活动量可能是一个很好的起点;而对于喜欢运动的人来说,调整饮食结构可能更为关键。

坚持适度运动

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游泳等,让身体动起来。但请根据自己的体能和兴趣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和强度,避免过度运动导致受伤

(图源:中国疾控中心微信公众号)

食物多样,规律饮食

控制糖分和盐分的摄入,优先选择鱼虾、豆类、瘦肉等高蛋白食物,以增强饱腹感。同时,也要根据自己的口味和饮食习惯来制定饮食计划,避免过度节食或暴饮暴食。

医学干预需谨慎

如果生活方式干预无效,别急着尝试药物或手术。务必在专业医生指导下,严格评估后再做决定,以确保安全和有效。健康体重不是短期冲刺就能达到的目标而是需要融入日常生活的长期习惯响应《体重管理年行动》用科学方法管理体重根据自己的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减重计划并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相信你一定能够拥抱更有活力的自己享受轻盈人生!

来源: 福建疾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