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伞伞,白杆杆,吃完一起躺板板……”
这首网络歌谣描述的正是可怕的蘑菇中毒
每年夏秋季
都会有多起因误食毒蘑菇导致的中毒事件
轻则上吐下泻,重则危及生命
今天就来聊聊如何避免“舌尖上的危险”!
一、这些认知误区,害人不浅!
1.颜色鲜艳的才有毒?
错!白毒伞(致命鹅膏)纯白色,却是我国蘑菇中毒头号“杀手”。
2.高温煮透就能去毒?
剧毒蘑菇的毒素耐高温,煎炒煮炖都无法破坏。
3.虫子能吃,人也能吃?
虫类与人类生理差异大,许多对虫类无害的蘑菇对人类致命。
常见毒菌:致命鹅膏(又名白罗伞、白毒伞);灰花纹鹅膏(别名麻母鸡,跟鸡枞菌长得像);亚稀褶红菇(别名火炭菌);黄盖鹅膏(别名黄罗伞);条盖盔孢伞(俗称长粽子,也叫“马脚杆”);毒沟褶菌(别名小白菌、蝴蝶菌);青褶伞(又名哈蟆菌);褐点黄粉末牛肝菌;黄磷鹅膏;毒红菇;小豹斑鹅膏;有毒异色牛肝菌。
二、中毒后,身体会发出这些警报!
**1.胃肠炎型(最常见):**1-2小时内呕吐、腹泻、腹痛(如大青褶伞)。
**2.神经精神型:**幻觉、狂躁、抽搐(如毒蝇鹅膏)。
**3.肝肾损害型(最凶险):**初期症状缓解后,2-3天突然出现肝衰竭(如白毒伞)。
**4.溶血型:**酱油色尿、贫血(如鹿花菌)。
注意:部分毒蘑菇中毒会出现“假愈期”,症状暂时缓解后急剧恶化,切勿掉以轻心!
三、误食毒蘑菇后该怎么做?
1.立即催吐:用手指刺激咽部(仅限清醒者)。
2.保留样本:携带剩余蘑菇或呕吐物供鉴定。
3.禁食禁水:避免加速毒素吸收。
4.速送医院:哪怕症状轻微!但也有可能损害肝肾功能。
四、防毒指南
**不采!不买!不吃!**我国有400多种毒蘑菇,专家都难肉眼辨别。选择正规商超,拒绝路边“山珍”。不要迷信短视频平台的“鉴毒技巧”!警惕“致命美味”!
急诊科医生温馨提示:
毒蘑菇中毒救治必须分秒必争
一朵蘑菇可能毁掉一个家庭!
转发给爱“尝鲜”的朋友,
急诊科医生最不愿在抢救室见到你
若怀疑中毒,
请立即拨打120或前往最近医院!
来源:永州市第四人民医院 急诊科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92)
来源: 永州市第四人民医院 急诊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