掏耳朵这个日常动作,总在不经意进行着。耳朵有点痒挖一挖,看见棉棒拿起来挖一挖,无聊时挖一挖,压力大挖一挖,在小小的耳道里面“挖呀挖”…

长沙泰和医院耳鼻喉科主任毛坤华急喊:莫搞哒!小心把真菌性外耳道炎挖出来了!

一、什么是真菌性外耳道炎?

毛坤华主任介绍说,门诊经常会接诊到因为耳朵痒、天天挖耳,导致真菌性外耳道炎的病人。

真菌性外耳道炎又叫外耳道真菌病,是真菌侵入外耳道或者外耳道内的条件致病性真菌,在适宜的条件下繁殖,引起的外耳道的炎性病变。常见致病菌为曲霉菌、念珠菌、酵母菌、芽生菌、毛霉菌、放线菌和青霉菌等,好发于高温而潮湿的夏季。

通俗一点说,就是耳朵里面“发霉了”,或者是“脚气长到耳朵里”了。

二、真菌性外耳道炎的表现?

外耳道真菌病患者会自觉耳部明显瘙痒、听力下降、耳闷、耳鸣等相应症状出现,若伴有细菌感染,则可引起外耳道肿胀、疼痛及流脓。

检查时多见外耳道深部有白色、灰色、黄色或者烟灰色霉苔,其状如薄膜或粉丝,甚似发霉。揭去苔膜,可见外耳道皮肤充血肿胀,表面轻度糜烂或有少量渗血。

三、得了外耳道真菌病怎么办?

外耳道真菌病的治疗除了保持外耳道干燥清洁,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如挖耳等)外,目前多采用局部治疗为主,如在耳内镜下精准清理外耳道真菌团后,用硼酸酒精滴耳液(不宜长期使用),或局部使用抗真菌药物,一般不需要全身应用抗真菌药。

四、经常掏耳朵,可能会有哪些后果?

有些人一感到耳朵痒,就忍不住要掏一掏,我劝你住手!不然可能会造成这些严重后果——

1、真菌感染

医学上叫“真菌性外耳道炎”一般由于采耳或掏耳朵时,消毒工具不到位,引起的交叉感染。耳朵会有发痒、肿胀、疼痛等症状

2、听力下降

经常用棉签掏耳朵,可能会将耳屎(耵聍)推向更深的位置,长期积累在耳道内,就会形成耵聍栓塞。可引起耳涨、耳鸣、眩晕、听力下降等问题。此外,掏耳朵用力过猛可能刺伤或穿孔鼓膜,影响听力,严重时可能导致耳聋。

3、诱发癌症风险

频繁掏耳朵刺激耳道皮肤,可能形成外耳道乳头状瘤,有恶变风险。长期刺激外耳道致其感染,还会增加外耳道癌的发生几率。此外,由于双耳与脑组织距离很近,当发生严重外耳道感染、中耳炎等炎症时,容易向上蔓延,引起化脓性脑膜炎、脑肿瘤等并发症。

五、遇上耳朵痒,我们该怎么办?

✦从理论上来讲,正常情况下,人是不用掏耳朵的。耳朵有“自洁”功能,随着每次说话、咀嚼能够自己向外移动,自行掉落。如果觉得耳朵痒,可以洗干净手在耳廓或者外耳道轻抠两下。

✦如果是湿湿的油耳屎,可以去医院让专业的耳鼻喉医生帮你掏。千万不要用棉签、木棍、挖耳勺等使劲去戳耳朵。

✦如果有耳痒、阻塞感、流脓等情况及时到医院耳鼻喉科就诊,明确诊断,若确诊为外耳道真菌病,医生会根据情况进行局部清理及适当的药物治疗。

来源:长沙泰和医院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YT)

来源: 长沙泰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