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位孕妈妈都期待顺利迎来宝宝的诞生,然而,一些隐藏的危险却可能悄无声息地夺走这份幸福,产科抗磷脂综合征(OAPS)就是其中的一种。今天,我们通过一个真实的案例,来一起认识这个孕期的“隐形杀手”。

【患者故事:一波三折的孕育路】

小李,今年31岁,经历过一次又一次的孕育挫折。她第一次怀孕是在2017年,当时她满怀期待地准备迎接新生命。然而,孕23周时超声检查却带来了坏消息:胎儿严重生长受限,大小仅相当于19周,胎盘明显增厚。最终,小李不得不接受引产,检查发现胎儿染色体并无异常,这令医生感到困惑。

两年后,小李再次怀孕,但这次孕20周时,噩梦再次降临:胎盘再次出现增厚,宫颈提前扩张。她住院后,医生进行了一系列检查,发现她的狼疮抗凝物(LA)呈阳性,并伴随血沉异常升高。尽管医生给予了羟氯喹、激素、低分子肝素等积极治疗,仍然无法阻止病情恶化。孕29周时,小李被诊断为重度子痫前期,视网膜也发生了脱落,医生不得不进行紧急剖宫产。孩子早产,仅有700克,最终未能存活。胎盘病理检查显示多灶性梗死和严重的炎症反应。

接连两次不明原因的妊娠失败,引起了医生的警惕。经过系统全面的凝血因素检查,小李被确诊为产科抗磷脂综合征(OAPS)。在明确诊断后,小李开始了严格的治疗和监测计划,第三次怀孕时,医生采用了羟氯喹联合阿司匹林和低分子肝素的综合治疗方案,同时密切监控胎盘功能。功夫不负有心人,小李最终成功在孕足月顺利诞下了一个健康的男婴。

【什么是产科抗磷脂综合征(OAPS)?】

产科抗磷脂综合征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其主要特征是患者体内持续存在异常的抗磷脂抗体(aPLs)。这些抗体攻击胎盘血管系统,导致胎盘功能受损,进而引发胎儿宫内缺氧、生长受限、早产甚至胎死宫内。

【OAPS如何诊断?】

诊断OAPS需要同时满足临床和实验室两个方面的标准:

临床标准(满足至少一项):

· 孕10周后无法解释的胎儿死亡;

· 孕34周前因严重的子痫前期或胎盘功能不良导致的早产;

· 孕10周前连续3次以上自然流产(排除其他明确原因)。

实验室标准(满足至少一项,需两次检测间隔12周以上):

· 狼疮抗凝物(LA)阳性;

· 抗心磷脂抗体(aCL)或抗β₂糖蛋白I抗体(anti-β₂ GPI)中高滴度阳性。

【OAPS如何治疗与管理?】

治疗产科抗磷脂综合征的关键在于“早发现、早干预和个体化治疗”:

· 孕前管理:建议OAPS高风险女性在备孕时即开始小剂量阿司匹林治疗,必要时联合羟氯喹。

· 孕期管理:整个孕期持续使用低分子肝素,有条件的医院还可以根据病情需要增加糖皮质激素或免疫球蛋白治疗。

· 孕期监测:定期进行血小板、肝肾功能和胎盘功能检查,密切观察胎儿发育情况,适时调整治疗方案。

【OAPS患者生活指导】

· 孕前筛查:对于有反复流产或胎盘功能不良史的女性,建议孕前积极检查抗磷脂抗体。

· 治疗配合:治疗方案需严格执行,不可擅自停药或调整剂量。

· 医患合作:定期产科、风湿免疫科联合门诊随访,确保多学科协作治疗。

【小贴士:哪些人群需警惕OAPS?】

· 有反复流产史、胎儿生长受限或胎死宫内史者;

· 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

· 不明原因血栓形成病史的女性。

【展望未来:OAPS可控可治】

虽然OAPS被称为妊娠期的“隐形杀手”,但只要做到及时的筛查和规范的治疗,大多数女性都能迎来健康的宝宝。小李的故事就充分展现了规范化诊疗的重要性。

通过这个真实的案例,我们希望每个孕妈妈都能对产科抗磷脂综合征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让孕育之路更加安全、顺利。

最后,提醒广大孕妈妈和备孕女性,若有相关疑虑,一定要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咨询和诊治,千万不要掉以轻心。规范的治疗与积极的心态,是我们迎接健康宝宝的重要前提。

(本文依据《产科抗磷脂综合征诊断与处理专家共识》编写,相关治疗方案请务必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来源: 冀医健康科普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