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性瘫痪的定义:脑性瘫痪是一组持续存在的中枢性运动和姿势发育障碍、活动受限症候群,这种症候群是因发育中的胎儿或婴儿脑部非进行性脑损伤所导致的。脑性瘫痪的运动障碍常伴随有感觉、知觉、认知、交流和行为障碍,以及癫痫及继续性肌肉骨骼问题。

对于脑性瘫痪儿童来说,除了在医院进行治疗,出院后,家庭的护理也是至关重要的,那么家属日常照顾脑性瘫痪儿童都要注意什么呢?

一、皮肤管理:脑性瘫痪儿童不能坐立、爬行或行走,需要长时间卧床,加上营养物质摄入困难,并且单一,常常出现营养不良,消瘦情况,更容易发生皮肤问题,出现压疮的可能,因此:

1、及时清理大小便,保持皮肤清洁,适度湿润;

2、勤翻身,定时变换体位,至少每1-2小时翻身一次;

3、尽量采取侧卧位,避免骨隆突处长期受压。

4、每天检查皮肤情况,尤其是受压部位。

二、营养要求:脑性瘫痪儿童由于活动少,常常伴有咀嚼和吞咽困难的症状及肠道吸收障碍,易发生营养不良和消化系统疾病,因此:

1、家属在饮食上,应该保证每天都以易消化、高热量、高维生素、高蛋白的食物进行喂养。

2、大部分脑性瘫痪儿童由于肌张力高、异常姿势的持续存在、手足不自主徐动等,致使能量消耗多,因此应补充钙剂及包括维生素D在内的多种维生素及矿物质,防治低钙血症。

3、条件允许的话,可以每天适当户外活动,但应避免到人群聚集的地方。

三、进食管理:

1、喂食时,保持坐位或者半坐卧位,避免头后仰导致异物呛入,注意食物的温度,防止烫伤。

2、进食后多喂水,保持口腔清洁,以减少口咽部的细菌定植吸入。

3、经口喂养困难,居家留置胃管或者空肠管的护理要点:

(1)妥善固定好胃管和空肠管,防止牵拉移位,每次鼻饲前应确保管道在位通畅,可通过观察胃管或者空肠管外露刻度线,同时回抽是否有胃残留物来判断。

(2)鼻饲前回抽胃残留物,若只能回抽出少量,则说明消化情况良好,可以继续鼻饲;若回抽出大量未消化胃残留物(大于上次鼻饲量的2/3),则应暂停鼻饲或减量,必要时前往医院就诊,查明胃潴留原因。

(3)鼻饲前后,使用10-20ml温开水冲管,减少食物残渣残留,保持胃管或空肠管清洁,预防感染。

(4)鼻饲食物的性状、温度、速度及量

a鼻饲营养液要选择细腻无渣消化食物,可用搅拌机打成糊状,如米糊、果汁等,也可适当在主食中添加鸡汤、鱼汤等,保证营养均衡。

b鼻饲食物,应现配现用,不能过冷过热,过热易烫伤胃黏膜,过冷易造成消化不良、腹泻。鼻饲前可滴一滴在手腕内侧上,以不烫为宜。

c使用注射器进行鼻饲,20-30ml/分钟,不宜过快过多,否则会导致胃急性扩张、胃黏膜充血,出现胃痉挛。

(5)保持口腔清洁,定期进行口腔护理,可用拧干的湿棉签清洁口腔及牙齿。

(6)注意管道的留置时间,不同材质的胃管留置时间不同,应遵照说明书使用及孩子的病情、适应能力等,留置胃管期间出现明显不适,应及时将胃管拔除,到医院重新置管。

四、吸痰操作

部分脑性瘫痪儿童由于喉软骨发育不良、吞咽功能障碍等原因,不能自主咳嗽咳痰,需要在家里进行吸痰操作,由于吸痰是比较专业的护理操作内容,部分家长可能会比较担心做不好,这边我们将具体的吸痰步骤分享给家长们,家长掌握的正确的吸痰方法后,不仅可以防止呼吸道堵塞,同时也能够大大提高脑瘫患儿居家的舒适度!

(1) 吸痰前的准备:型号合适的吸痰管、生理盐水、吸引器

(2) 吸痰步骤:

a、打开吸引器电源,根据年龄调节负压(使用前要仔细阅读吸引器使用说明书,了解压力表盘的刻度单位)

新生儿60-80mmHg(0.008-0.012Mpa)

婴幼儿80-100mmHg(0.012-0.013Mpa)

儿 童100-120mmHg(0.013-0.016Mpa)

b、打开生理盐水备用,打开吸痰管外包装,取出手套戴好,用戴手套的手取下吸痰管,连接吸痰器,试吸生理盐水。确认无误后开始吸痰。

C、以无负压状态将吸痰管插入鼻腔,插入深度为鼻尖到耳垂的距离后,再恢复负压,以螺旋上提的方式边吸痰边退出鼻腔。(先吸鼻腔,再吸口腔)

d、抽吸生理盐水,冲洗管道

注意事项:

1、吸痰前,给予有效的拍背,可以增加吸痰效果。

2、吸痰时机:进食前或进食后1-2小时,以防发生呕吐、呛咳。

3、吸痰过程,注意观察面色,如出现口唇青紫应立即暂停吸痰。

4、每次吸痰时间应<15秒,不宜过久,一般一侧吸1-2次,过多容易造成鼻黏膜损伤。

备注:以上操作,需要经过专业医护人员指导,才能进行,以防发生不良后果;如果管道脱出,不要随意自行送管,请到医院重新置管。

脑性瘫患儿童的日常照顾是一项长期而又艰苦的工作,对于小朋友的父母来说,温情守护,做好家庭护理是非常重要的。

来源: 泉州市第一医院护理园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