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响应科技部、中央宣传部、中国科协关于举办2025年全国科技活动周和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活动的号召,结合第17个全国防灾减灾日活动的开展,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联合孙和平院士精密测量三峡科普工作室、湖北长江三峡滑坡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三峡库区地质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在宜昌市三峡大学校园内为宜昌市夷陵区小溪塔街道办事处第三完全小学的近300 名师生举办了 “科普防灾手牵手 科技传播心连心” 主题沉浸式防灾减灾科普活动。

活动伊始,在三峡大学校史馆门前举行了小学生科普进校园启动仪式。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科普工作委员会秘书长、三峡大学土木与建筑学院执行院长邓华锋教授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随后宜昌市夷陵区小溪塔街道办事处第三完全小学韩玉萍书记也进行了发言,为活动拉开了序幕。


邓华锋院长致辞

韩玉萍书记致辞

启动仪式结束后,学生们被分成 5 组,在三峡大学老师及科普工作委员会志愿者的带领下,依次前往校内 5 个科普场馆进行沉浸式体验。在三维滑坡涌浪科普区域,通过专业的展示和讲解,直观地了解滑坡涌浪的原理;滑坡侵蚀致灾模拟科普和危石综合试验科普,则让学生们深入认识到地质灾害的成因与危害;生物岩土防治科普环节,又为大家打开了生物科技在地质灾害防治中应用的新视野;在建筑 3D 打印现代产业学院,孩子们亲手触摸 3D 打印房屋,感受科技与建筑的奇妙融合。后续学生们还参观了天文数理教育实验基地,动手参与一些科学实验;参观了三峡大学校史馆,了解家门口最高学府的历史。


三维滑坡涌浪科普

滑坡侵蚀致灾模拟科普


危石综合试验科普

生物岩土防治科普


学生触摸3D打印房屋

天文数理教育实验基地科普

参观校史馆

本次活动通过地质灾害模拟、星空拼图探索、触摸 3D 打印作品等丰富多样的体验内容,让在场的小朋友不仅了解了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的成因,学习到实用的防灾知识,掌握了必要的应急技能,更通过接触科技前沿,激发了他们对科学的探索兴趣,为孩子们的想象力插上了翅膀,让科学的种子在他们心中悄然生根发芽。

值得高兴的是,此次“大手牵小手”科普活动在各单位的积极努力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和热烈的反响。未来,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将与相关单位一道,继续深入开展类似的科普活动,让更多的孩子能够在 “大手” 的引领下,走近科学、热爱科学,在心中种下科学的种子,让科普的阳光照亮更多孩子的成长之路。

来源: 科普岩石力学与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