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2日,由中国化妆品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中国抗衰老促进会化妆品产业分会、CBE中国美容博览会联合主办的第三届中国化妆品产学研协同创新论坛在第29届CBE中国美容博览会上成功召开。
本届论坛以“双创新驱赋能产业,四链协同贯通发展”为主题,汇聚了顶尖专家学者、知名企业领袖及行业精英,共同探讨化妆品领域的技术创新、产学研协同与产业升级路径,为推动中国化妆品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北京理工大学副教授于明加以“天然活性产物的生物制造与功能大分子的智能设计”为主题发表了报告。
图 北京理工大学副教授于明加
以“国货之光”紫檀芪为核心,解析其作为二苯乙烯类化合物的功能优势。紫檀芪源自紫檀木,生物利用度显著优于白藜芦醇,兼具美白、抗炎、抗皱、抗氧化及抗紫外辐射等多重功效,同时可抑制酪氨酸酶活性,在化妆品与医药领域潜力巨大。研究还结合中药龙血竭等天然资源,探索其协同作用机制,为天然产物的高值化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针对国外技术封锁的挑战,提出融合人工智能与生物物理建模的技术路径。通过深度学习优化靶点预测精度,实现药物研发流程的智能化与自动化。AI技术的应用被《麻省理工科技评论》列为“十大突破性技术”,在靶点挖掘、分子筛选及决策支持中展现显著优势。
重点开展抗菌肽的分子设计,针对粮食主产作物病害,靶向裂解多糖单加氧酶,设计并优化抗菌肽结构。通过高通量虚拟筛选、活性与毒性智能预测、多层次体外评价,构建抗菌肽体外活性评价系统。研究还涉及炎症肽与非重组基因的相互作用机制,旨在开发高效、低毒的抗病分子,保障农业安全。
该研究通过“天然资源挖掘—AI技术赋能—功能分子设计”的全链条创新,推动生物制造与智能药物研发的深度融合,为提升我国医药健康产业竞争力提供理论支撑与技术突破。
来源: 中国抗衰老促进会化妆品产业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