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颤、胸痛、冠心病、慢性心衰、心肌炎……心脏会遇到的问题这么多,了解疾病、拥有科学防治知识必不可少。湖南省心脏健康中心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推出心血管疾病系列健康科普视频,为您的健康保驾护航。

中风偏瘫,脑病竟是心病起

1.为什么说中风是由心病引起的呢?

心脏有一个结构叫做左心耳,与心房相通。房颤时,因心房不能规律地收缩,血液流动缓慢极易在左心耳内淤滞形成血栓血栓一旦脱落,就可能随着血液“跑”到大脑,导致脑卒中发生

约20%的脑卒中是由房颤引起的,与其他原因导致的脑卒中相比,房颤导致的脑卒中具有“高致残率、高致死率、高复发率”的特点。由于部分房颤患者平时无症状,直接以脑卒中作为首次发作的表现,因此被称为**“隐形的杀手”**。

2.在家中风该怎么处理呢?

当中风不期而至,记住两个120才能保护好自己!

第一个120:

“1”看看1张脸,是否出现脸不对称、口角歪斜;

“2”查查2只手臂,平行举起,是否有单侧无力;

“0”听聆听语言,是否出现言语不清、表达困难。

第二个120:

以上任何一个问题若回答“是”,都高度怀疑发生了脑卒中,应立刻拨打“120”急救电话或者前往医院就诊

还需要注意,预防和治疗因“心脏”导致的脑梗,我们需要关注2个问题一个是血栓,一个是房颤

①对于血栓的预防,可以使用抗凝药物。如果不能耐受抗凝药物,需要行微创手术-左心耳封堵术预防血栓形成。

②对于房颤,我们需要早期发现房颤并积极进行治疗。可以通过抗心律失常药物,如胺碘酮等终止房颤;不能耐受药物或者药物治疗效果不佳者,可以选择微创手术-射频消融根治房颤。对于已发生过脑梗的房颤患者,无论房颤是否终止,均推荐行微创手术-左心耳封堵术预防脑梗的再次发作。

房颤血栓预防宝典

房颤该怎么预防血栓的发生?

房颤是常见的心律失常,容易形成血栓。血栓一旦脱落会随着血液流动到全身各处,可造成脑卒中、肠梗阻、肺栓塞等,甚至危及生命。因此,患有房颤者规范使用抗凝药至关重要。房颤者抗凝药物的使用并不是根据房颤是否在持续而决定的。临床上,目前普遍采用CHA2DS2-VASc卒中风险评分和HAS-BLED出血风险评分表进行评估,来判定是否需要抗凝治疗。

规范抗凝治疗,是房颤患者预防脑卒中的有效措施!

抗凝药主要包括华法林和新型的口服抗凝药。华法林,适用于合并心脏瓣膜病的房颤者。

使用期间需要严格抽血监测国际标准比值(INR),通过调整药物剂量使国际标准比值维持在2.0~3.0

新型的口服抗凝药包括利伐沙班和达比加群酯,该药可通过肝脏快速代谢,不会造成药物蓄积,因此不需要进行INR等凝血功能指标检测。

④服药期间,要注意是否有出血倾向,如有牙龈出血、皮肤瘀斑、黑便、血尿、头晕等症状出现时应立即就医。考虑到某些药物、食物对华法林的影响较大,因此在服用华法林30min前后,不再服用任何食物、药物。

⑤遵医嘱明确药物剂量和用法后,不可自行减量、停药或者擅自改用其他药物

一镜到底,了解得了房颤以后该怎么过日子

得了房颤以后该怎么过日子?

房颤的治疗除了药物和手术治疗以外,生活方式的干预也是非常重要的,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不仅有利于提高房颤的治疗效果,还能降低房颤易患人群的发病率。

(1)房颤术后要注意,**体重千万别超标!**BMI大于30+,数值每加1点,危险伴随你。数值上升一个点,房颤发生率就加3-7%,消融复发率也加3.1%。BMI指数控制在27以下最合理。

(2)血压和血糖需控制好,高血压房颤患者房颤复发的风险是正常人的1.7倍,血压最好控制在130/80mmHg以内,血栓风险才会低。糖尿病房颤风险直接到两倍,危险指标不容忽视。

(3)术后要想过得好,**适当运动不能少!**静坐、过量都不对,风险可足足加5倍!瑜伽太极都挺好,走路慢跑别贪多,五百年前有诀窍,八段锦也能练一练!

(4)抽烟房颤风险增加37%~51%,长期饮酒增加血栓和死亡率

(5)要想房颤不复发,情绪稳定很重要。不要焦虑和抑郁,试试冥想和瑜伽。

(6)良好睡眠也很重要。晚上如果睡不好,房颤风险直接增加33%!还要警惕睡眠呼吸暂停类疾病,就是打呼噜。打呼噜一般不要命,但它和房颤正相关,及时治疗打呼噜,房颤才能远离你。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黄晓 李芳 张峰 周诗

指导专家: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危急重症医学中心 钱招昕 教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心血管内科 石瑞正 主任医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重症医学科 张丽娜 主任医师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92)

来源: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黄晓 李芳 张峰 周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