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段跃初
你是否曾在生活中突然遭遇视物模糊,或是发现眼周莫名青紫、布满血丝?又或者在晨起时,眼睑水肿迟迟不退?这些看似平常的眼部异常,很可能是身体向你发出的紧急警报,暗示着血管健康已亮起红灯。在中医理论中,眼睛不仅是心灵的窗户,更是人体健康的“瞭望塔”,许多内在的健康问题都会在眼部有所体现。尤其是血管的淤堵状况,与眼部的各种异常表现息息相关。接下来,就让我们深入了解四大眼部异常所揭示的血管淤堵奥秘,以及中医的调养之道。
视物模糊或眼前黑影:警惕“痰瘀阻络”
生活中,不少人会突然出现视物模糊,眼前仿佛有黑影飘动,就像眼前蒙了一层纱,严重时甚至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这种情况在中医里被称为“云雾移睛” ,主要是由于痰湿与血瘀相互交织,阻滞了眼部脉络。《证治准绳》中提到:“血瘀则窍闭,清气不升,浊气不降。” 当体内的血脂不断沉积,血液变得黏稠,眼底血管的流通就会受到阻碍,导致视网膜供血不足。此时,就容易出现短暂性的视物不清,特别是在久坐后突然起身、情绪激动等情况下,症状会更加明显。这种视物模糊可不是小事,如果不及时关注和调理,可能会引发更严重的眼部问题,甚至导致视力不可逆的损伤。
眼周青紫或血丝密布:或是“气滞血瘀”征兆
正常情况下,我们的眼白应该是清澈透亮的,然而,当你发现自己的眼白长期布满红血丝,或者眼周呈现出明显的青紫色,这就需要引起重视了。中医认为,这是典型的“气滞血瘀”表现。肝主疏泄,调畅气机,如果肝气郁结,就会导致气机阻滞,进而影响全身的血液循环。而眼部的毛细血管非常丰富,就像一张细密的网,一旦血液循环出现问题,最先就会在眼部暴露出来。这类人群往往还伴有手脚冰凉、月经时有血块等症状,这都是身体内部气血不畅的表现。长此以往,不仅会影响眼部健康,还可能引发其他全身性的疾病。
眼球胀痛伴头痛:当心“肝阳上亢”引发血管痉挛
想象一下,你正在忙碌的生活中,突然感到眼球胀痛难忍,同时太阳穴也开始跳痛,这种疼痛不仅让你无法集中精力,还可能伴随着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这很可能是“肝阳上亢”在作祟。从中医角度来看,肝火亢盛会导致体内阴阳失衡,进而引发血管的异常收缩。从现代医学角度分析,这与血压波动、血管内皮损伤密切相关。《眼科阐微》警示:“痛连目系者,血脉瘀痹也。” 如果长期忽视这种症状,很可能会诱发视网膜静脉阻塞,给眼部带来极大的伤害。所以,一旦出现眼球胀痛伴头痛的情况,千万不能掉以轻心,要及时寻找原因并进行调理。
晨起眼睑水肿不退:提示“脾肾阳虚”致水液代谢紊乱
早晨起床后,发现眼睑水肿,本以为过一会儿就会自行消退,可没想到一整天都没有改善,甚至持续了好几天。这种情况在中医里被归为“胞虚如球”,主要是由于脾肾功能减退,导致水液代谢紊乱,水湿内停。当体内的水湿无法正常代谢,就会积聚在体内,导致血液浓缩,形成血栓的风险也会大大增加。如果水肿持续3日以上,并且伴有尿液泡沫增多,这就需要高度警惕肾血管病变牵连眼部微循环的可能性。此时,及时就医检查,调整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是非常必要的。
中医调养之道:通络、化瘀、养肝
既然了解了这些眼部异常与血管淤堵的关系,那么我们该如何通过中医方法来调养身体,改善血管状况呢?中医有着一套完整而系统的调养方案,从饮食、经络、本草以及生活方式等多个方面入手,全面呵护我们的血管健康。
饮食化瘀法:四色护眼方
饮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容易调整的部分,通过合理的饮食搭配,可以起到很好的化瘀通络、养肝明目的作用。这里为大家介绍一个四色护眼方:
红色入心:用5g山楂加上3丝藏红花泡水饮用。山楂具有消食化积、活血化瘀的功效,藏红花则能活血化瘀、养血安神,两者搭配,活血而不耗气。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女性在经期要慎用,以免引起月经量过多。
青色疏肝:每天生嚼10粒枸杞,再搭配一杯菊花薄荷茶。枸杞有养肝明目、滋补肝肾的作用,菊花能清肝明目、清热解毒,薄荷则可疏散风热、清利头目,三者结合,对疏肝明目大有裨益。
黑色补肾:将30g黑豆和15g核桃打成豆浆饮用。黑豆具有补肾益精、养血明目等功效,核桃则能补肾固精、润肠通便,两者制成豆浆,能滋肾精以充养目系。
黄色健脾:煮一碗小米南瓜粥,再佐以3g茯苓粉。小米能健脾和胃,南瓜可补中益气,茯苓则有健脾利湿、宁心安神的作用,这道粥品可以健脾利湿通血脉。
经络导引术:每日10分钟通络操
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道,通过按摩特定的穴位和进行简单的眼部运动,可以促进经络畅通,改善眼部血液循环。下面为大家介绍一套每日10分钟通络操:
按揉三穴:睛明穴位于目内眦角稍上方凹陷处,按揉睛明穴可以改善眼底供血;太阳穴在头部侧面,眉梢和外眼角中间向后一横指的凹陷处,按揉太阳穴能够缓解血管痉挛;太冲穴在足背,第1、2跖骨间,跖骨结合部前方凹陷中,按揉太冲穴可起到疏肝降逆的作用。每个穴位按揉3 5分钟,力度适中,以局部有酸胀感为宜。
掌心熨目:将双手快速搓热,然后轻轻覆盖在眼睛上,保持3分钟左右,同时配合深呼吸,引导气血流向眼部。这种方法可以促进眼部血液循环,缓解眼疲劳。
眼球运八法:缓慢地上下左右、斜角转动眼球,每个方向转动3 5次,激活眼周微循环,增强眼部肌肉的力量。
本草养肝方:分层调理方案
根据不同的症状和阶段,中医还提供了分层调理的本草养肝方案:
急症期(突发眼红胀痛):用15g夏枯草和10g决明子急煎代茶饮。夏枯草能清肝泻火、明目散结,决明子可清肝明目、润肠通便,两者搭配,能快速缓解急性的眼部不适。
慢性期(长期视物模糊):早晚分服3g三七粉、6g丹参和10g葛根。三七有活血化瘀、消肿定痛的功效,丹参能活血祛瘀、通经止痛,葛根可解肌退热、生津止渴、升阳止泻,三者合用,对慢性的眼部问题有很好的调理作用。
预防期:每周用9g桑寄生、12g女贞子和6g山楂煮水代茶3次。桑寄生能补肝肾、强筋骨、祛风湿,女贞子可滋补肝肾、明目乌发,山楂则活血化瘀,长期饮用,有助于预防血管淤堵和眼部疾病。
生活方式铁律:护眼即护血管
除了饮食、经络和本草调理外,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对于保护血管和眼睛也至关重要。这里有几个生活方式铁律需要大家牢记:
忌“三久”:避免久视电子屏,建议每使用电子设备45分钟,就远眺5分钟,放松眼睛;不要久坐,每小时起身活动一下颈椎,促进全身血液循环;保持规律作息,尽量在亥时(晚上9点 11点)前入睡,以养护肝血。
控“两压”:通过练习八段锦、冥想等方式,调控情绪压力,避免情绪波动过大对血管造成伤害;同时,要限盐减糖,维持血压血糖稳定,减少血管病变的风险。
促循环:晨起时干梳头100次,用手指从前额开始,向后梳理头发,刺激头部经络;睡前用温水泡脚,水位要没过三阴交穴,促进下肢血液循环,缓解一天的疲劳。
总结与提醒
眼部异常是血管问题的重要信号,就像烽火台上的烽火,一旦出现,我们就要第一时间引起重视,排查血管健康状况。在进行化瘀调理时,要根据不同的证型,如痰瘀、气滞、阳虚等,采取差异化的调理方法,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养肝就是养血,保证夜间11点前入睡,避免熬夜耗伤肝血,是维持血管健康的关键。通络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将经络导引术融入日常生活,坚持不懈,而不是短期突击。对于严重的血管病变,我们不能盲目自治,一定要结合眼底造影等现代检查手段,及时就医,寻求专业的治疗。
最后,再给大家一个小贴士:如果你经常揉眼缓解疲劳,不妨按住睛明穴3秒后松开,如果眼前出现光斑且消散缓慢,这就提示你可能存在眼底供血不足的问题。希望大家都能关注自己的眼部健康,通过日常的调养和保健,拥有一双明亮的眼睛和健康的血管,享受美好的生活。
来源: 科普文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