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在逛超市的时候,是不是总被那些印着“天然”“健康” 标语的零食狠狠拿捏,哐哐往购物车塞?什么蔬果干脆片、粗粮饼干、膨化谷物麦片…… 你们以为的健康零食,真就那么健康吗?
下面这些“伪健康”零食,
不仅不能给你带来健康,
反而还会让你蹭蹭长胖!
蔬果干脆片脱水背后的高油高盐危机 蔬果干脆片打着“保留蔬果营养” 的旗号,口感酥脆,深受大众喜爱。然而,大多数蔬果干脆片并非通过健康的烘干方式制成,而是采用油炸脱水工艺。
以苹果脆片为例,原本低热量的苹果,经过油炸后,油脂大量渗入,每100克苹果脆片的热量可能高达500大卡左右,是新鲜苹果的5倍多 。同时,为了提升口感,生产过程中还会添加大量的盐和糖,使得这些蔬果干脆片成为高油、高盐、高糖的“三高”食品。长期食用,不仅容易导致肥胖,还会增加患高血压、高血脂等疾病的风险。
粗粮饼干粗粮含量成谜的“伪健康” 粗粮富含膳食纤维,对肠道健康有益,因此粗粮饼干被很多人当作健康代餐。但实际上,不少粗粮饼干中粗粮的含量少得可怜。一些商家为了改善粗粮粗糙的口感,会在制作过程中加入大量的油脂、糖分和添加剂。比如下图这款粗粮饼干,根据我国《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中的规定:配料表的顺序要按照由多到少递减排列。由此可见,这款饼干中的粗粮成分并不多,最多的是小麦粉,其次是植物油和白砂糖。
图片来源:电商平台
这样的粗粮饼干,不仅膳食纤维含量低,热量却比普通饼干更高,长期食用不仅无法达到补充膳食纤维的目的,还可能因摄入过多的油脂和糖分影响身体健康。
花式、膨化谷物麦片甜蜜陷阱里的高热量**** 膨化谷物麦片常被宣传为营养丰富的早餐选择,其色彩鲜艳、口味多样,还添加了各种水果干和坚果碎。然而,这些麦片在加工过程中,经过高温膨化处理,营养成分大量流失。同时,为了增加口感和风味,商家会添加大量的糖、香精和防腐剂。其中,配料表中的植脂末属于反式脂肪酸,常吃不利于心血管健康。另外,部分麦片为了追求酥脆口感,还会经过油炸处理,使得热量进一步升高。长期食用这类膨化谷物麦片,容易导致血糖升高,增加肥胖和龋齿的风险。如果要吃燕麦片,可以选择配料里只有燕麦且压片形状比较完整的100%纯燕麦片。
果蔬汁浓缩的不一定是精华 果蔬汁给人一种“补充维生素” 的错觉,很多人认为喝一瓶果蔬汁就相当于吃了多种水果和蔬菜。相较于普通含糖饮料,鲜榨果蔬汁所含的营养元素确实更为丰富。然而,若将其与直接食用水果作比较,鲜榨果蔬汁就逊色不少了。一方面,水果在榨汁过程中,会流失相当一部分营养元素。要是榨汁后还将残渣丢弃,膳食纤维的损失会更为严重。另一方面,水果榨汁后,原本存在于水果细胞内的“内源性糖”会转变为游离糖,这种糖更易被人体吸收。
而且市面上的大部分果蔬汁饮料并非纯果蔬汁,而是由水、糖、浓缩果汁、食品添加剂等混合而成,其果汁含量可能仅为10%左右,其余大部分都是水和糖分。长期饮用这类果蔬汁饮料,不仅无法满足身体对营养的需求,还会因为摄入过多的糖分导致血糖波动,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
混合坚果调味背后的隐形危害 混合坚果富含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和矿物质,是很多人眼中的健康零食。然而,市面上部分经过加工的坚果产品却暗藏“热量危机”。尤其是那些经过油炸并裹上蜜糖涂层的款式,更需消费者提高警惕。高温油炸过程不仅会破坏坚果中的营养成分,还会大幅增加其脂肪含量;而那层甜蜜的糖衣,则如同“热量加速器”,让热量摄入直线上升。此外,坚果中搭配的果干(例如蔓越莓干),虽然看似健康天然,但在加工过程中往往会添加大量蔗糖,其糖分含量远超新鲜水果的天然水平。
除此之外,咸味坚果大家选购时也得注意,这类产品往往添加大量食盐,每100克坚果制品的钠含量可达300~600毫克,长期食用容易导致钠摄入超标,增加患高血压的风险。
核桃牛奶并没有想象中健康 核桃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和蛋白质,牛奶是优质蛋白质与钙的良好来源,两者结合的核桃牛奶看似营养丰富、健康养生。但核桃牛奶并不等于纯牛奶,像市面上常见的核桃奶、燕麦奶等都属于调制乳。根据国家标准,调制乳的蛋白质含量只要大于或等于2.3%就符合要求,而纯牛奶的蛋白质含量要求更高,需大于或等于2.9%,在钙含量方面,调制乳也比不上纯牛奶。此外,一些核桃牛奶为了保证口感细腻,会加入氢化植物油等反式脂肪酸成分,这些成分不仅会增加身体的代谢负担,还会促进脂肪在体内的堆积,长期饮用,热量摄入远超预期,成为减肥路上的“刺客”。
无糖可乐零糖不代表零危害 无糖可乐打着“零糖零热量” 的旗号,成为很多减肥人士和糖尿病患者的选择。然而,无糖可乐虽然不含有蔗糖,但却添加了人工甜味剂,如阿斯巴甜、安赛蜜等。这些人工甜味剂虽然热量较低,但长期大量摄入可能会影响人体的新陈代谢,导致血糖调节功能紊乱。而且,无糖可乐中含有大量的磷酸和碳酸,会腐蚀牙齿表面的牙釉质,增加患龋齿的风险。同时,长期饮用无糖可乐还可能会刺激肠胃,引起消化不良等问题。
那么,如何科学的挑选零食呢?
首先是看营养成分,记住这“三低” 标准,即低糖、低钠、低脂。我们可以根据《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GB28050-2011)来评估这三项营养成分:
-
低钠食品:含钠量<120毫克/100克固体)或100毫升(液体)
-
低糖食品:含糖量<5 克/100克(固体)或100毫升(液体)
-
低脂食品:≤ 3克/100克(固体)或<1.5克/100毫升(液体)
简单来说,上述3个成分排名越靠后说明其添加量越低,这种零食相对比较健康。赶快告诉你爱吃零食的朋友吧~
编辑:四月
本文综合整理自科普时报、科普中国、CCTV生活圈等
来源: 科普时报、科普中国、CCTV生活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