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透析患者而言,“干体重” 这个概念可能大家都不陌生,但它的重要性可能并不是每个人都清楚。干体重其实就是透析的 “黄金平衡点”,它指的是人体内既没有多余水分潴留,又不至于出现脱水情况下的理想体重。准确把握干体重对于透析效果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如果干体重过高,容易出现水肿、心衰等严重情况;而干体重过低,则可能导致低血压、透析不耐受等问题。

什么是干体重?

干体重,简单来说,就是咱们身体在健康状态下,既不缺水也不积水时的体重。它就像是咱们身体的一个 “基准线”,在透析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会努力让患者的体重接近这个基准线,从而达到最佳的透析效果。例如,一个正常成年人,如果他的身体各系统都运转正常,没有多余的水分在组织间隙或者血管里积聚,也没有因为脱水导致身体机能受到影响,那他此时的体重就可以看作是一个比较理想的干体重状态。

如何科学确定干体重?

看症状:身体的 “晴雨表”

达标信号 :当透析后的患者没有气短、腿肿等症状,且血压能够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范围,大约在 120 - 130/70 - 80mmHg 之间,这就说明干体重可能已经比较接近理想的范围了。这就好比是咱们的汽车仪表盘上的各种指示灯,当所有灯都显示正常的时候,就表明汽车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身体的这些症状就是咱们判断干体重是否合适的一个最直观的“指标”。

异常预警 :相反,如果患者在透析过程中频繁出现头晕、抽筋的情况,那可能就是干体重设置过低的一个信号了。这就像是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突然出现故障灯闪烁,提醒我们可能哪里出现问题了,需要及时调整。

测数据:三招精准监控

每日固定称重 :患者应该养成每天在晨起空腹、排尿后,并且穿着同款衣物的情况下进行称重的习惯。这样做的目的是尽量减少误差,保证体重数据的准确性。一般来说,衣物的重量差异应控制在 0.5kg 以内。通过长期记录和观察每日体重的变化,可以及时发现体重的异常波动,从而对干体重进行相应的调整。这就好像我们在做一项长期的气象观测,每天记录气温、气压等数据,通过分析这些数据来预测天气变化一样。

记液体出入量 :计算每日的饮水量是一个比较实用的方法。一般来说,饮水量可以按照前一日尿量加上 500ml 来进行估算。当然,如果患者出汗比较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增加一些。这个过程就像是在管理一个小型的 “水库”,既要保证有足够的水量来满足身体的需求,又要防止水量过多引发洪涝灾害(水肿等情况)。同时,也要防止水量过少导致干旱(脱水等情况)。

每月专业评估 :除了日常的自我监测之外,每月定期到医院进行专业的评估也是非常关键的。目前常用的评估方法包括生物电阻抗(BIA)和胸部影像检查等。生物电阻抗可以通过测量人体组织对电流的阻抗情况,来判断体内水分的分布情况,从而间接评估干体重是否合适。胸部影像检查则可以观察是否存在隐性水肿等情况,为干体重的确定提供更直观的依据。这就像是每隔一段时间,就请专业的气象专家来对我们的“水库” 进行一次全面的 “体检”,确保它的运行状态良好。

避误区:别被数字误导

并非越 “干” 越好 :有些患者可能错误地认为,干体重越低越好,认为这样就可以更彻底地排出身体里的“毒素” 和多余的水分。其实,这种想法是非常危险的。过度脱水会导致肌肉丢失,而肌肉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重要组织。在透析过程中,单次透析体重下降的幅度不应超过干体重的 3% - 5%。以一个 60kg 的患者为例,单次透析体重下降不应超过 3kg。否则,就可能对身体造成严重的伤害,甚至引发一些急性并发症,如低血压、休克等。

注意衣物重量 :在称重时,很多患者可能会忽略衣物重量对测量结果的影响。特别是在冬季,大家穿着比较厚的外套,比如一件羽绒服大约重 1 - 1.5kg,一件毛衣大约重 0.5kg。如果不把这部分重量扣除,就会导致测量的体重数据偏高,从而影响对干体重的准确判断。这就像是我们在测量粮食重量的时候,如果连袋子的重量一起算进去,就会得到一个不准确的结果,进而影响我们对粮食实际数量的判断。

饮食“护干体重” 的关键

严格限盐 :食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摄入过多的盐会导致身体水钠潴留,从而引起水肿、高血压等一系列问题。所以,透析患者每日盐摄入量应严格控制在<2g 盐(约 5g 食盐)。这意味着患者平时要尽量远离酱油、腌菜等高盐食品。高盐食品就像是给身体的“水库” 倒入了大量的盐分,使得水变得又咸又多,很容易就超过水库的承载能力,引发各种问题。日常生活中,患者可以尝试用香料、柠檬汁等代替盐来进行烹饪调味,这样既能保证食物的美味,又能减少盐的摄入。

控磷防渴 :高磷食物同样会加重肾脏的负担,并且容易引发口渴,进而导致患者喝水过多,影响干体重的控制。碳酸饮料、加工肉类食品等都含有较高的磷。所以,透析患者要尽量少吃这类食物,从饮食方面来帮助维持干体重的稳定。

总之,精准把握干体重对于透析患者来说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患者和家属都需要充分了解干体重的相关知识,通过科学的方法来确定和调整干体重,同时注意日常饮食等方面的配合,这样才能保证透析治疗的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

来源: 医路肾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