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们,你们知道吗?在我国,每 3 个透析患者就有 1 个是因为糖尿病肾病。这可不是危言耸听,糖尿病肾病已然成为导致透析的常见原因之一。从血糖出现异常到可能需要透析,咱们的身体其实早已发出了各种“求救信号”,大家可千万不能忽视。

肾损伤早期 3 大预警

泡沫尿不散 :当你小便时,如果发现尿液中有很多细密的泡沫,并且这些泡沫长时间不消散,持续 10 分钟以上都还存在,那可就得警惕了。这很可能是微量白蛋白尿在作祟,而微量白蛋白尿是肾损伤发出的最早信号之一。正常情况下,咱们的肾脏会像一个精细的过滤器,把血液中的废物和多余水分滤过,同时保留蛋白质等有用成分。一旦肾脏出现问题,这个过滤功能受损,蛋白质就会悄悄溜进尿液,形成泡沫尿。

夜尿频繁 :一般来说,睡前如果没有大量喝水,正常人夜间起夜的次数是比较少的。可如果糖尿病患者出现每晚起夜 2 次及以上的情况,那就要当心肾小管功能受损了。肾小管在肾脏中起着重要的重吸收和分泌作用,一旦它出了问题,就会导致夜尿增多。这就像我们家里的下水管道,如果某个环节出现了裂缝或者功能不正常,就会影响到整个排水系统的工作状态。

血压飙升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如果血压≥130/80mmHg,那肾损伤的风险就会翻倍增加。糖尿病和高血压就像是一对“难兄难弟”,它们常常相互影响、相互加重。长期的高血糖状态会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导致血管收缩和舒张功能异常,进而引起血压升高。而高血压又会反过来加重肾脏的负担,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3 项关键检查不能少

尿微量白蛋白 / 肌酐比(UACR) :这个检查指标非常重要,如果 UACR>30mg/g,就意味着可能已经处于糖尿病肾病的早期阶段了。它比尿常规检查能更早地发现问题,提前 5 - 10 年发现潜在的肾病风险。简单来说,就是通过检测尿液中微量白蛋白和肌酐的比例,来判断肾脏是否有早期损伤。这就好比是在疾病的早期,用一个更敏感的探测器,去发现那些隐藏在身体里的“小故障”。

肾小球滤过率(eGFR) :eGFR 是衡量肾功能的一个重要指标,它反映了肾小球每分钟滤过血液的量。如果 eGFR<60,这就提示肾功能可能已经出现了下降的情况。而当 eGFR<15 时,就很可能需要透析治疗了。可以想象成把肾脏比作一个水厂,eGFR 就是衡量水厂每天能生产出多少合格的“纯净水”,如果这个量持续下降,就说明水厂的生产能力受到了严重影响。

血肌酐(Scr) :血肌酐是肌肉代谢的产物,正常情况下会通过肾脏排出体外。当肾功能受损时,血肌酐的排出就会受到影响,导致其在体内堆积。对于男性来说,如果 Scr>110μmol/L,女性>90μmol/L,就需要及时排查是否存在肾损伤了。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当肌酐升高时,往往已经意味着有 50% 的肾单位坏死了,所以这是一个相对比较滞后的指标。

护肾必做 3 件事

控糖要 “稳” :糖化血红蛋白是反映血糖控制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一般糖尿病患者应尽量将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而对于已经存在肾病的患者,建议更严格一些,控制在<6.5%。这就要求我们日常要规律服药,按照医生的嘱咐正确使用降糖药物或注射胰岛素,同时还要注意饮食控制和适量运动,避免血糖出现大的波动。把血糖控制平稳,就像是给肾脏打造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工作环境,减少高血糖对肾脏的持续“侵蚀”。

降压要 “早” :前面我们提到,高血压是加速肾损伤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降压工作要尽早开始,并且要选对药物。对于糖尿病肾病患者来说,首选 ACEI/ARB 类药物,比如依那普利等。这类药物不仅可以帮助降低血压,还能减少尿蛋白,起到保护肾脏的作用。如果患者尿蛋白比较高,那血压控制的目标更要严格一些,应<125/75mmHg。这就像在给肾脏的 “小房子” 加上一层保护罩,防止高血压的 “狂风暴雨” 把房子冲垮。

饮食要 “精” :饮食对于糖尿病肾病患者来说至关重要。当肾功能还处于正常阶段时,蛋白质的摄入量应控制在 0.8g/kg/ 天左右。以一个 60kg 的患者为例,每天的蛋白质摄入量大约为 48g 左右。可以选择鸡蛋、淡水鱼、大豆分离蛋白等优质蛋白质来源。而对于已经存在肾功能下降的患者,则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适当调整蛋白质的摄入量,同时要拒绝饮用植物蛋白饮料等可能增加肾脏负担的食物。合理的饮食就像是给肾脏提供的一份“营养套餐”,既能满足身体的需要,又不会给肾脏添麻烦。

这些行为正在“加速肾衰”

擅自停药 :有的患者觉得自己的病情好像稳定了,或者觉得吃药、打针麻烦,就擅自把降糖药、降压药给停了。这样做的危害是非常大的。因为一旦停药,血糖、血压就会出现反弹,而这种突然的波动是最伤肾脏的。肾脏就像一个 delicate(娇贵)的器官,它需要一个相对稳定的内部环境来正常工作。如果血糖、血压总是大起大落,那肾脏就很容易 “罢工”。

长期用含马兜铃酸中药 :像关木通、广防己这些含有马兜铃酸的中药,会对肾脏造成严重的损害。马兜铃酸会导致肾脏间质纤维化,就像在肾脏里埋下了一个“定时炸弹”,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 “炸弹” 就会慢慢爆发,最终导致肾功能衰竭。

频繁做增强 CT :在做增强 CT 检查时,需要使用造影剂。而造影剂可能会对肾脏产生一定的毒性作用,引起肾功能损害,这就是所谓的 “造影剂肾病”。对于糖尿病肾病患者来说,肾脏本身就比较脆弱,如果频繁做增强 CT,就很容易 “雪上加霜”。所以在做这类检查之前,一定要先检查肾功能,评估风险。

大家一定要谨记,早期干预是非常关键的。据相关研究表明,早期进行有效的干预治疗,能够让90% 的患者停留在肾病早期 10 年以上。这就意味着,咱们有足够的时间去控制病情,阻止它向更严重的阶段发展。所以,建议糖尿病患者们每 3 - 6 个月就去检查一次 “尿常规 + 肾功能”,不要等肌酐升高了才后悔莫及。毕竟,我们的肾脏可是我们身体里非常重要的“净水器”,守护好它们,就是守护我们自己的健康。

来源: 医路肾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