眩晕并非成年人的“专利”,儿童也会被这个“小麻烦”困扰。当孩子突然出现天旋地转、恶心呕吐时,许多家长会陷入慌乱。

儿童眩晕并非简单的“休息一下就能缓解”,其背后可能隐藏着耳部疾病、神经系统问题,甚至心脏隐患等因素。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范建虎副主任医师带您了解、应对孩子的眩晕问题。

一、眩晕和头晕是一回事吗?

很多人会把头晕和眩晕混为一谈,实际上,它们是不同的概念。头晕通常表现为头重脚轻、昏昏沉沉的感觉,而眩晕则像一场“身体里的旋转木马”,孩子会感觉周围的物体在旋转、晃动,或者自己在移动,同时还可能伴有恶心、呕吐、出汗等症状。

二、为什么会产生眩晕?

从专业视角看,眩晕属于运动错觉,与人体平衡系统紧密相连。这一系统如同精密指挥中心,由内耳、眼睛、肌肉、关节及大脑协同构成。

内耳的前庭器官可感知头部位置与运动变化;眼睛传递环境视觉信息;肌肉、关节反馈身体姿势与运动状态;最终,大脑整合这些信息维持平衡。一旦平衡系统的任一环节出现故障,就可能诱发眩晕。

三、儿童眩晕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1.儿童良性阵发性眩晕(BPVC)

常见于儿童,突发旋转性眩晕,无耳部症状,持续数秒至几分钟,反复发作,发作间期正常。病因与前庭系统发育不成熟、遗传有关,部分患儿日后发展为偏头痛,家长需记录症状,反复发作建议就医。

2.儿童前庭性偏头痛(VMC)

以反复发作眩晕/头晕为核心,常伴偏头痛特征,有遗传倾向,女性多发,症状易混淆。睡眠不足、压力、特定食物、激素波动可诱发。家长需关注情绪,避免诱因,记录发作规律。

3.前庭神经炎

多由病毒感染引发,孩子突发严重眩晕,伴恶心、呕吐、平衡失调,眩晕持续数天至数周。

4.梅尼埃病

儿童少见,与内耳内淋巴液循环失调有关,除眩晕外,还有耳鸣、听力下降、耳朵胀满感,眩晕发作严重,持续数十分钟到数小时,反复发作影响听力和生活。

5.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如脑肿瘤、脑膜炎等,常伴持续头痛、步态不稳,需MRI检查确诊。

6.眼部疾病

视力问题(近视、远视、散光未矫正或斜视)使视觉信息传递偏差,致眩晕,长时间用眼后加重。

7.心理因素

学习、家庭压力等导致精神紧张、焦虑抑郁,引发心因性眩晕,情绪波动时发作,可伴失眠、注意力不集中。

8.低血糖/贫血

饥饿、营养不良所致,表现为头晕、乏力,需补充糖分或铁剂。

四、家长如何识别危险信号?

**神经内科(脑病科)谢乐主任介绍,**儿童往往难以准确描述自己的眩晕感受,这就需要家长仔细观察孩子的症状表现。当孩子出现以下情况需立即就医:

**1.伴随意识丧失:**可能为心源性晕厥(如心律失常、心肌炎),猝死风险高;

**2.反复呕吐+头痛:**警惕各种神经系统疾病导致的颅内压增高,如脑炎、脑出血;

**3.听力下降+耳鸣:**可能提示梅尼埃病或中耳炎等疾病;

**4.家族猝死史:**需排查遗传性心脏病(如长QT综合征)。

五、如何诊断与检查儿童眩晕?

医生会根据病史、体检及专项检查综合判断:

1.前庭功能检查:评估平衡能力及眼球震颤模式;

2.听力测试:筛查耳蜗功能异常;

3.影像学检查:MRI/CT排除脑部病变;

4.心电图与倾斜试验:鉴别心源性或自主神经性晕厥。

六、预防儿童眩晕有哪些方法?

**脑病科学科带头人伍大华教授提醒:**预防胜于治疗,家长可以通过以下措施,降低孩子发生眩晕的风险:

1.保证孩子充足的睡眠和合理的饮食,均衡营养,增强孩子的身体抵抗力,减少感染疾病的机会。

2.避免孩子头部受到撞击,在进行运动或玩耍时,做好安全防护措施,如佩戴头盔等。

3.控制孩子使用电子设备的时间,避免长时间用眼过度,定期带孩子进行视力检查,及时矫正视力问题。

4.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帮助孩子正确应对学习和生活中的压力,培养孩子良好的心理素质。

儿童眩晕虽然会给孩子和家长带来困扰,但只要我们正确认识它,及时发现、准确诊断、科学治疗,大多数孩子都能恢复健康。希望这篇科普文章能帮助家长更好地了解儿童眩晕,当孩子出现相关症状时,能够做到心中有数,从容应对。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 神经内科(脑病科) 范建虎 邓兰菊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92)

来源: 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范建虎 邓兰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