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岁的王阿姨,这一个月来突然不认识家里人了,行为也越来越怪异,家人带她来到**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省脑科医院)**就诊,发现她已经有尿毒症病史9年了,一直靠药物治疗,没有做过血液透析,体内毒素物质严重超量,入院后患者精神症状明显加重,紧急送往脑疾病重症医学科。最后被诊断为尿毒症脑病,经过规律血液滤过治疗,王阿姨逐渐清醒。
一、什么是尿毒症脑病?
脑疾病重症医学科主任周高雅解释,尿毒症脑病是终末期肾病患者因毒素蓄积、代谢紊乱导致的中枢神经系统损伤。
约15%-30%的透析患者会出现相关症状,其中精神行为异常是最容易被误诊的表现,常被误认为“精神病”或“抑郁症”。
肾脏失去排毒功能后,三大“脑毒素”可能作祟:
1.尿素等小分子毒素:穿透血脑屏障,干扰脑细胞能量代谢;
2.甲状旁腺激素(PTH):过量时引发脑钙沉积,损伤神经元;
3.电解质紊乱:高钾/低钠血症可直接导致脑水肿。
二、警惕这6种精神神经症状
1.认知障碍:记忆力减退(如忘记透析时间)、注意力涣散、算错简单账目;
2.精神行为异常:幻听幻视(如凭空看到人影)、被害妄想、无故哭笑、昼夜颠倒;
3.运动障碍:扑翼样震颤(手部像鸟翅膀抖动)、肌阵挛(突然肌肉抽跳);
4.意识障碍:嗜睡→昏睡→昏迷(提示病情危重!);
5.癫痫发作:突发四肢抽搐、口吐白沫(需与原发性癫痫鉴别);
6.语言障碍:突然口齿不清、词不达意。
注:症状常呈波动性,透析后可能暂时缓解,但会反复加重。
三、如何预防尿毒症脑病?
1.长期预防
①严格透析方案:每周3次,每次4小时以上。
②饮食控制:
- 限盐控钾:每日盐摄入<2g(约1啤酒瓶盖),避免腌制食品;高钾食物如香蕉、土豆需严格限制,防血钾>5.5mmol/L。
- 蛋白质与热量平衡:选择优质蛋白(鸡蛋清、瘦肉),每日0.6-0.8g/kg体重;补充维生素B/C,但避免高磷食物(如动物内脏)。
2.监测“脑安全指标”
①每月必查项目:血肌酐、电解质、甲状旁腺激素
②保持血红蛋白≥110g/L(贫血加重脑缺氧)
③康复训练:每日30分钟步行或认知训练(如拼图)
四、家属必知的护理要点
1.安全防护:家中锐器上锁,避免患者自伤。
2.症状记录:用手机拍摄异常行为,帮助医生判断。
3.心理支持:患者可能出现“病耻感”,避免说“你疯了”等刺激语言,每日与患者交流10分钟以上,减少孤独感。
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省脑科医院)脑疾病重症医学科主任周高雅提醒:若透析患者突然出现性格改变(如温和变暴躁),24小时内就医!早期干预可逆转60%的神经损伤。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省脑科医院) 脑疾病重症医学科 熊美珊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92)
来源: 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 熊美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