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各项机能逐渐衰退,血管也不例外。老年人血管硬化是一种极为普遍的现象,相关数据显示,在 50 - 60 岁人群中,血管硬化发病率可达 77%;60 - 70 岁人群,不同程度的血管硬化比例更是高达 87%;而 70 岁以上的老年人,几乎 100% 都存在血管硬化问题。如此高的发病率,使得血管硬化成为老年人健康的一大劲敌。
▏****老年人血管硬化的危害脑供血不足是血管硬化常见的危害之一。据统计,超过 76% 的 60 岁以上老年人存在脑供血不足的症状,而 80 岁以上的老年人,这一比例更是高达 80% 左右。大脑作为人体的 “司令部”,对血液和氧气的需求极为敏感。当血管硬化导致脑部供血不足时,大脑无法获得充足的养分,就会出现头晕、头痛、记忆力下降、耳鸣、烦躁、失眠等症状。长期的脑供血不足还可能导致脑萎缩,增加血管性痴呆的发病风险。高血压也是血管硬化的 “常客”。在我国,约有 50% 以上的老年人患有高血压,年龄超过 80 岁的高龄人群,患病率接近 90%。血管硬化使得血管壁弹性降低,心脏泵血时,血管不能有效地扩张和收缩来缓冲压力,导致收缩压升高,而舒张压相对较低,脉压差增大。高血压又会进一步加重血管的损伤,形成恶性循环,大大增加了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几率。心血管疾病更是血管硬化引发的严重后果。冠状动脉硬化会导致冠心病,使心脏供血不足,患者常出现胸闷、胸痛、心悸等症状。严重时,冠状动脉完全阻塞,引发心肌梗死,患者会感到剧烈胸痛、呼吸困难,甚至危及生命。据统计,60 岁以上老年人心肌梗死的发病率约为 10% - 20%。此外,血管硬化还可能导致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疾病,严重威胁老年人的生命健康。
▏****老年人为何要软化血管一、延缓身体机能衰退血管如同人体的 “交通要道”,负责运输血液和营养物质,维持各个器官的正常运转。随着年龄增长,血管逐渐硬化,其弹性和舒张能力下降,就像老化的橡皮筋,失去了原有的韧性。这会导致血液循环不畅,各个器官得不到充足的血液和养分供应,从而加速身体机能的衰退。大脑作为人体的 “指挥中心”,对血液和氧气的需求极为敏感。血管硬化引起的脑供血不足,会使大脑细胞无法获得足够的能量,导致大脑功能减退。记忆力下降是最为明显的表现之一,许多老年人会发现自己经常丢三落四,刚刚发生的事情转眼就忘记。注意力也难以集中,在进行阅读、看电视等活动时,容易被外界干扰,无法专注。心脏同样受到血管硬化的影响。冠状动脉硬化使心脏供血减少,心肌收缩力下降,心脏的泵血功能受到阻碍。这会导致老年人在日常活动中容易感到疲劳、乏力,稍微进行一些体力活动,如爬楼梯、散步稍快等,就会气喘吁吁,心跳加速。长期的心脏供血不足还可能引发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严重疾病,进一步损害心脏功能,威胁生命健康。通过软化血管,能够改善血管的弹性和舒张能力,促进血液循环,为各个器官提供充足的血液和养分,从而延缓身体机能的衰退,让老年人保持相对健康的身体状态,享受更长久的高质量生活。二、降低心脑血管疾病风险心脑血管疾病是老年人健康的 “头号杀手”,而血管硬化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大量的医学研究和临床数据表明,血管硬化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冠状动脉硬化是引发冠心病的主要原因。当冠状动脉内壁出现粥样斑块,管腔逐渐狭窄,心脏供血就会受到影响。据统计,我国 60 岁以上老年人群中,冠心病的患病率约为 15% - 20%。冠心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可能会出现心绞痛症状,表现为胸部压榨性疼痛,疼痛可放射至左肩、左臂内侧,甚至达无名指和小指,疼痛一般持续 3 - 5 分钟。严重时,冠状动脉完全阻塞,导致心肌梗死,患者会出现剧烈的胸痛,伴有呼吸困难、出汗、恶心、呕吐等症状,若不及时救治,死亡率极高。
▏****老年人软化血管的有效方法一、饮食调理苹果堪称 “水果中的血管卫士”,富含多糖果酸、维生素 C 等营养成分。多糖果酸能够与体内的脂肪相结合,促进脂肪分解,减少脂肪在血管壁的沉积;维生素 C 则具有强大的抗氧化作用,能够清除体内的自由基,保护血管内皮细胞不受损伤,从而减轻血管硬化。每天食用 1 - 2 个苹果,长期坚持,对血管健康大有裨益。玉米作为粗粮的代表,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尤其是亚油酸。亚油酸能够与胆固醇结合,形成易于代谢的物质,有助于人体脂肪和胆固醇的正常代谢,减少胆固醇在血管内的沉积,进而软化动脉血管。可以将玉米作为主食的一部分,如早餐食用玉米粥,午餐或晚餐搭配玉米棒,既美味又健康。黑木耳被誉为 “食物中的阿司匹林”,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和木耳多糖,具有疏通血管、活血化瘀的作用,能够降低血液黏稠度,减少血栓形成的风险;洋葱富含前列腺素 A,这种物质能够扩张血管,降低血液黏稠度,同时还具有降血脂、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鱼类富含 Omega-3 脂肪酸,特别是深海鱼,如三文鱼、鳕鱼等,Omega-3 脂肪酸能够降低甘油三酯水平,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增强血管的弹性,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在饮食原则上,老年人应遵循低脂、少盐、多纤维的原则。减少动物性脂肪和胆固醇高的食物摄入,如动物内脏、油炸食品、奶油等,这些食物会增加血液中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加重血管负担。控制盐的摄入量,每天不超过 6 克,过多的盐会导致血压升高,损害血管壁。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类食物等,膳食纤维能够促进肠道蠕动,减少胆固醇的吸收,降低血脂水平。此外,要注意饮食的均衡,保证各种营养素的摄入,避免过度节食或偏食。二、适度运动锻炼散步是一种简单易行且适合老年人的运动方式。每天坚持散步 30 - 60 分钟,速度适中,能够加速血液循环,使血管得到充分的血液供应,增强血管壁的弹性。散步时,身体的肌肉有节奏地收缩和舒张,能够帮助挤压血管,促进血液回流,减轻心脏负担。同时,散步还可以提高心肺功能,增强身体的代谢能力,有助于降低血脂和血糖水平。在进行运动锻炼时,老年人需要注意一些事项。首先,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和运动能力选择合适的运动项目和强度,避免过度运动造成身体损伤。运动前要进行适当的热身活动,如活动关节、拉伸肌肉等,运动后要进行放松活动,如散步、深呼吸等,帮助身体恢复。其次,要注意运动的时间和环境。避免在高温、高湿或寒冷的环境中运动,以免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最好选择在天气晴朗、空气清新的时段进行运动,如早晨或傍晚。最后,如果患有心脑血管疾病或其他慢性疾病,在运动前应咨询医生的意见,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运动。三、中医调理方法中医在软化血管方面有着独特的理论和方法,通过中药调理和穴位按摩等手段,可以帮助老年人改善血管功能,促进血液循环。丹参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具有活血化瘀、通经止痛、清心除烦等功效。现代研究表明,丹参能够降低血液的粘度,减少血小板聚集,改善机体的微循环,从而起到软化血管的作用。丹参还可以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状动脉的血流量,改善心肌供血,对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老年人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将丹参泡水饮用,或服用丹参片、丹参滴丸等中成药。三七被誉为 “血管的清道夫”,具有止血、化瘀、消肿定痛等功效。三七中含有的黄酮类化合物和三七皂苷等成分,能够增加血管壁的弹性,扩张冠状动脉,改善血液循环,降低血脂和血液黏稠度,从而起到软化血管的作用。三七还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血小板聚集等作用,对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有一定的帮助。可以将三七打成粉,每天服用 1 - 3 克,用温水冲服。除了中药调理,按摩穴位也是一种简单有效的中医调理方法。内关穴位于前臂掌侧,腕横纹上 2 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按摩内关穴能够调节心脏功能,改善血液循环,缓解胸闷、胸痛、心悸等症状,对心血管健康有益。每天用拇指指腹按揉内关穴 1 - 3 分钟,以穴位感到酸胀为宜。
▏****如何保持血管持续软化一、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吸烟是血管健康的大敌,烟草中含有尼古丁、焦油等多种有害物质。这些物质进入人体后,会损害血管内皮细胞,使血管内壁变得粗糙不平,为胆固醇等脂质的沉积提供了可乘之机,进而加速血管硬化的进程。研究表明,长期吸烟的人患血管疾病的风险比不吸烟的人高出数倍。戒烟对于保护血管健康至关重要,无论烟龄多长,只要下定决心戒烟,血管就会逐渐开始自我修复。戒烟初期可能会面临一些戒断反应,如焦虑、烦躁、咳嗽等,但这些都是暂时的。可以通过逐渐减少吸烟量、寻求家人朋友的支持、培养新的兴趣爱好等方式来帮助戒烟。过量饮酒同样会对血管造成严重损害。酒精会刺激血管,使血管收缩,血压升高,长期过量饮酒还会导致肝脏功能受损,影响脂质代谢,使血脂升高,增加血管硬化和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适量饮酒虽然对血管有一定的扩张作用,但这个 “适量” 很难把握,且个体差异较大。因此,为了血管健康,最好能够戒酒。如果实在难以做到完全戒酒,也应严格控制饮酒量,男性每天饮用酒精量不超过 25 克,女性不超过 15 克。规律作息是维持血管正常功能的重要保障。长期熬夜会打乱人体的生物钟,导致内分泌失调,激素水平紊乱。这会使血管收缩和舒张功能失调,血压波动,血液黏稠度增加,从而增加血管硬化和血栓形成的风险。保持充足的睡眠,每天 7 - 8 小时,能够让身体得到充分的休息和恢复,有助于维持血管的弹性和正常功能。二、定期体检监测对于老年人来说,建议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的体检,包括血压、血脂、血糖、心电图、血管超声等项目。血压是反映血管健康的重要指标之一,高血压是血管硬化的重要危险因素。通过定期测量血压,可以及时发现血压异常,采取相应的降压措施,如调整生活方式、服用降压药物等,以减少高血压对血管的损害。血脂检测可以了解血液中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指标的水平。其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会导致胆固醇在血管壁沉积,形成粥样斑块,加重血管硬化;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能够将血管壁上的胆固醇转运到肝脏进行代谢,具有保护血管的作用。通过血脂检测,能够及时发现血脂异常,采取饮食控制、运动锻炼、药物治疗等措施,调节血脂水平,保护血管健康。血糖检测对于预防血管疾病也非常重要。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长期升高,会导致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血液黏稠度增加,容易发生血管硬化和血栓形成。定期检测血糖,能够及时发现糖尿病或血糖异常,通过控制饮食、合理运动、药物治疗等方式,将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降低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心电图可以检测心脏的电活动情况,帮助发现心脏疾病,如心肌缺血、心律失常等。这些心脏疾病往往与血管硬化密切相关,通过心电图检查,能够及时发现心脏问题,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保护心脏和血管健康。血管超声是一种无创的检查方法,可以直接观察血管壁的厚度、弹性、有无斑块形成以及血管内血流情况等。它能够早期发现血管硬化的迹象,为治疗提供重要依据。对于存在血管疾病高危因素的老年人,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肥胖等,建议定期进行血管超声检查,以便及时发现血管病变,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图片源自网络)
作者 | 寒梅执业药剂师,就职于知名国家三甲医院三十余年,拥有丰富医护经验。曾多次代表院方外出交流学习,食品卫生与营养学方面专家,拥有国家级营养师资质,科普爱好者。
初审 | 陈嘉琦、李书豪复审 | 魏星华
终审 | 韩永林
来源: 吉林科普微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