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救星”变成“小偷”:激素的双面人生
想象一下,你身体里住着一位“消防员”——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甲泼尼龙、地塞米松)。它能快速扑灭炎症的“大火”,帮助控制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巨细胞动脉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等疾病。
但你可能不知道,这位“消防员”有个坏习惯:它每天会从你的骨头里偷走一小块钙,日积月累,让骨头悄悄变“脆”,甚至轻轻一摔就骨折!
糖皮质激素诱导的骨质疏松(GIOP)是指因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导致的骨量减少、骨微结构破坏、骨脆性增加,最终表现为骨折风险显著增高的代谢性骨病。
为什么激素会让骨头变“脆”?
我们的骨头每天都在“新陈代谢”:一边有细胞拆掉旧骨头,一边有细胞建造新骨头,保持骨骼强壮。但长期用激素会打破这个平衡:
1.抑制新骨形成:激素会减少成骨细胞(造骨头的工人)的活性,新骨头长得慢。
2.加速旧骨破坏:激素会增加破骨细胞(拆骨头的工人)的活性,旧骨头被拆得更快。
3.影响钙吸收:激素会让肠道吸收的钙变少,同时让肾脏排出的钙变多,骨头缺钙就变“脆”。
结果:骨头像被虫蛀的木头,外表看着正常,里面却空洞变多,容易折断。
GIOP的狡猾之处在于其“沉默性”
GIOP的狡猾之处在于其“沉默性”:
1.早期无症状:多数患者直到发生骨折后经X线或骨密度检查才知有骨质疏松。
2.特殊骨折模式:肋骨和椎体压缩性骨折尤为常见,严重者可有身高变矮、驼背、脊柱畸形和伸展受限等表现。
3.快速进展:激素使用初期即可发生GIOP,第一年骨量可丢失12-20%,远高于绝经后骨质疏松(1-3%/年)。
哪些人需要特别警惕?
1.每日泼尼松≥7.5mg且持续≥3个月;
2.任何剂量长期(≥1个月)使用的中老年人;
3.绝经后女性和性腺功能减退男性;
4.已有骨质疏松或低骨量者;
5.其他危险因素(吸烟、酗酒、缺乏运动等)。
如何预防和治疗?
1.用药期间就要防
补钙+维生素D:每天钙片(如碳酸钙)和维生素D(如骨化三醇)是基础;
抗骨质疏松药(医生指导下用);
双膦酸盐(如阿仑膦酸钠):减少骨头被破坏;
特立帕肽(促骨形成针剂):直接刺激新骨头生长;
地舒单抗:减少破骨细胞形成,降低骨吸收、增加骨量,改善皮质骨或松质骨的强度。
2.生活习惯很重要
多吃高钙食物:牛奶、豆腐、绿叶菜、坚果;
多晒太阳:皮肤接触阳光会合成维生素D;
适度运动:走路、跳舞、举小哑铃,给骨头“加压”让它更强壮。
戒烟限酒:烟酒都会加速骨流失。
3.定期监测骨密度
长期用激素的人,建议每年查1次骨密度,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GIOP是一个可防可控的医源性问题。医生在使用糖皮质激素时会评估患者的骨折风险,患者不要因恐惧副作用而擅自停药,也不应忽视预防措施。
通过规范化的管理和个体化干预,完全可以在获得糖皮质激素治疗益处的同时,保护好我们的骨骼健康。
参考文献
何菁,李芬,黄文辉等.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的诊疗规范[J].中华内科杂志,2023,62(06):631-638.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益阳市中心医院 荆丽娟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92)
来源: 益阳市中心医院 荆丽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