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岁的销售总监王先生(化名)有着20年酒桌应酬史,每日必饮半斤高度白酒,节假日饮酒量更是翻倍。
半年前,他出现爬楼气喘、夜间无法平卧等症状,即便减少工作强度也未见缓解,直至突发夜间呼吸困难,才到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心血管内一科就诊。
朱筱婧副主任医师接诊后,根据其心衰症状及手掌红斑、肝病面容等体征,迅速展开检查。结果显示:心脏超声提示左心室扩大至65mm(正常≤55mm),射血分数仅38%(正常≥50%);血液检测显示NT-proBNP超过正常值8倍;心电图可见频发室性早搏。
最终,王先生被确诊为酒精性心肌病(ACM)伴心力衰竭——长期大量饮酒致使心肌受损,心脏扩大,收缩功能严重下降,且部分损伤已不可逆。
什么是酒精性心肌病?
酒精性心肌病是由于长期过量饮酒导致的心肌损害,表现为心脏扩大、收缩功能减退,最终发展为心力衰竭的一种继发性心肌病。
酒精性心肌病的病因与发病机制有哪些?
1.病因
长期过量饮酒(通常男性>80g/天,女性>40g/天,持续≥5年),但该病存在个体易感性(基因差异导致酒精代谢能力不同)。
2.发病机制
- **直接毒性作用:**乙醇及其代谢产物(乙醛)损伤心肌细胞,导致线粒体功能障碍、氧化应激增强。
- **营养缺乏:**长期饮酒者常伴维生素B1缺乏,影响能量代谢,加重心肌损伤。
- **炎症与纤维化:**酒精激活促炎因子,促进心肌纤维化,使心脏变硬、收缩力下降。
- **自主神经紊乱:**酒精干扰交感神经调节,导致心律失常和心功能恶化。
酒精性心肌病如何治疗?
**1.戒酒(核心措施):**避免进一步心肌损伤。
2.西医治疗(心力衰竭标准治疗)
- **利尿剂(呋塞米):**减轻水肿和呼吸困难。
- **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降低心肌耗氧,改善预后。
- **RAAS抑制剂(依那普利、沙库巴曲缬沙坦):**逆转心肌重构。
**3.营养支持:**补充维生素B1、叶酸等。
4.中医治疗
酒精性心肌病因长期过度饮酒导致心体损伤,心气和心阳逐渐减退,从而引起心悸和怔忡;同时,由于心气不足,气血循环不畅,血液可能停滞成瘀,导致胸痛。
此外,心气虚弱使得身体的卫外不固,营卫失衡,从而出现自汗症状。在完全戒酒去除病因基础上,采用中药辅助治疗,补益心气,祛除淤邪的同时,辨证应用活血、益气、祛痰、祛瘀等治法祛除实邪。
生活小提示
**1.解酒误区:**浓茶、咖啡反而加重心脏负担。
**2.护心动作:**每天“踮脚尖”50次促进血液循环。
**3.紧急识别:**酒后胸痛持续15分钟立即拨打120。
中西医结合治疗酒精性心肌病有何优势?
1.西医快速控制症状,中医整体调理、减少西药副作用。
2.中药(如黄芪、丹参)可通过抗氧化、抗纤维化作用延缓心肌重构。
注意事项:
1.早期戒酒可部分逆转心脏损伤,晚期心衰预后较差。
2.中西医结合治疗需个体化,建议在心血管专科医师指导下进行。
专家提醒
心血管内一科李志主任医师提醒:酒精性心肌病临床治疗的首要原则为戒酒,但对于酒精依赖症患者,突然戒酒可能会引起戒断症状,可以配合中医药治疗以及心理辅导,从而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
早期酒精性心肌病患者,在戒酒一段时间之后临床症能够明显改善,在戒酒半年后心功能可恢复一定水平。即使是中晚期患者,在戒酒之后仍旧能够得到较好的效果。
此外,酒精性心肌病患者还需要严格戒烟,保持充分的休息,限制摄水量,减少心脏负荷;注意补充营养,可以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食物,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
早诊断、早戒酒及对症治疗是关键,呼吁大家合理控制自己的饮酒量,避免给身体带来过大的负担。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 心血管内一科 李志 朱筱婧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92)
来源: 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李志 朱筱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