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学领域,肝炎-肝硬化-肝癌被称为肝病发展的三部曲。这一过程让人倍感压力。国医大师潘敏求教授深耕肝病防治领域50余年,率先提出肝癌“虚、毒、瘀”的病因病机理论,提出“健脾理气、化瘀软坚、清热解毒”的防治法则,并研发“肝复乐”惠及百万患者。
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潘敏求国医大师工作室副主任王容容博士结合潘老学术精华,从病因预防、早期筛查、生活方式干预等方面,为大众提供通俗易懂的肝病防护指南。
肝癌的三大致病因素
1.病毒性肝炎(乙肝、丙肝)
我国约80%的肝癌与乙肝病毒感染相关,乙肝携带者肝癌发生率是普通人的10-20倍。
2.肝硬化演变
长期携带乙肝病毒、酒精肝、脂肪肝可进展为肝硬化,进而增加肝癌风险。
3.黄曲霉毒素暴露
霉变花生、玉米等食物中的黄曲霉毒素是强致癌物。
肝癌的早期预警信号
肝脏是“哑巴器官”,肝癌早期症状不典型,但出现以下情况需警惕:
1.持续性疲劳休息后不缓解;
2.右上腹隐痛或胀闷感(肝区不适);
3.莫名消瘦(3个月内体重下降超5%);
4.皮肤瘙痒+眼白发黄(黄疸征兆)。
注:肝癌进展迅速,高危人群(乙肝携带者、长期饮酒者、家族史)应每半年做一次肝脏超声+AFP检测,而非仅依赖肝功能检查。
肝癌的“三级防护体系”
1.一级预防(病因阻断)
- 乙肝疫苗接种:未感染者尽早接种,特别是婴幼儿和医务人员。
- 戒酒限糖:酒精代谢产物乙醛直接损伤肝细胞,每日饮酒超40克(约2两白酒)肝癌风险激增。
- 饮食防霉:避免食用霉变粮食,多吃十字花科蔬菜(西兰花、卷心菜),储存粮食保持干燥,不吃发霉的坚果,筷子、砧板定期更换等。
2.二级防护(早筛早诊)
- 高危人群筛查:
- 乙肝/丙肝感染者;
- 肝硬化患者;
- 长期酗酒或脂肪肝(尤其合并糖尿病者)。
检查组合推荐:
- 基础筛查:AFP(甲胎蛋白,特异性强)+肝脏超声(敏感性约70%);
- 精准筛查:AFP异质体检测+异常凝血酶原(PIVKA-II),可提高早期检出率。
3.肝癌术后或介入手术后,中医强调“扶正固本”原则:
- 中医药干预:术后1年内规律辨证用药,结合肝喜片;
- 针灸选穴:足三里+三阴交(每周2次,调节免疫);
- 食疗建议:黄芪30g+灵芝15g+枸杞10g炖汤,每周1次,增强免疫力;
- 运动建议:术后3个月内以散步、八段锦为主,避免剧烈运动;
- 情绪管理:肝病最忌抑郁,可练习“嘘字诀”(缓慢发“嘘”音6次/组,每日3组)疏解肝郁。
日常护肝的三大黄金法则
1.睡眠养肝
- 23点(子时)前入睡:肝胆在23:00-1:00进行自我修复,熬夜会大幅增加肝损伤风险。
- 小技巧:睡前按揉肝俞穴(背部第9胸椎旁开1.5寸)3分钟,助眠又护肝。
2.饮食减负
- 推荐食物:绿叶蔬菜(富含叶绿素)、蓝莓(抗氧化)等,帮助肝脏解毒;
- 禁忌食物:腌制食品(亚硝酸盐)、烧烤(苯并芘)、高果糖饮料(促进脂肪肝)。
3.情绪疏导
- 临床发现,长期抑郁、焦虑者肝病恶化速度更快。
- 解压方法:每日晨起拉伸胁肋部(肝经循行处),可饮用玫瑰花3g+陈皮3g代茶饮。
国医大师“防癌三字诀”
1.早筛查:高危人群定期查AFP+超声
2.断病根:防治乙肝抗病毒、戒酒、防霉变食物
3.养正气:睡眠足、饮食洁、心态宽
国医大师提醒
国医大师潘敏求教授提醒:肝癌可防可控,关键在于落实科学防护措施。健康人群也应每年体检,防患于未然。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 国医大师潘敏求工作室 王容容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92)
来源: 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王容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