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深夜,湖北宜昌大一女生陶兰(化名)因腹痛前往医院就诊,被诊断为肠胃炎。医生给她开了**头孢曲松钠,输液一会儿后陶兰感到呼吸急促,起身呼救,发现身边没有医护人员,自行拔针自救,后仍陷入昏迷。最终陶兰因过敏性休克、多脏器功能衰竭,**于4月20日抢救无效离世。
陶兰亲属事后从陪同其就诊的同学处得知,问诊时,陶兰曾询问医生**使用头孢是否需要皮试,得到的答复是 “不需要”。**家属由此质疑,既然头孢可能过敏,为何不做皮试?
打头孢要不要做皮试?输液时哪些事不能做?
一起了解
**打头孢要不要做皮试?**家属质疑,医院没有给死者做皮试,使用头孢后护士离开,没有进行看护,导致患者出现过敏反应时周边无医护人员,被迫拔针自救。
4月29日,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西陵院区医患关系科工作人员表示,不做皮试没有不妥,没有规定要求使用头孢一定需要做皮试,且医生和护士需要为多个患者做治疗,并非单个患者的特护,不存在无医护人员的情况。
《中国药典》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均没有头孢菌素类药物进行皮试的规定。**2021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皮肤试验指导原则(2021年版)的通知》(下称指导原则),明确说明不推荐头孢菌素类药物常规皮试(除既往有明确的青霉素或头孢菌素速发型过敏史患者、药品说明书中规定需进行皮试的),并提供了相关循证证据。
如何预防和降低过敏反应风险?****皮试仅为预防过敏反应的措施之一,预防和降低过敏反应风险应更多依靠:1.详细询问和甄别过敏史(认真询问并详细记录:①可疑药物品种;②给药途径;③给药与出现疑似过敏反应的时间间隔;④临床表现;⑤处置与转归;⑥经治医师所做诊断);
2.用药期间的密切观察;
3.配备过敏反应抢救药品和设备;
4.医务人员熟悉严重过敏反应救治措施。
输液时哪些事容易引发危险****1.自行调整输液速度
一些病人为了节省时间会自行调整输液速度,这是非常危险的,因为**输液速度需要根据病人的具体病情、年龄、体型等而定。**对于心脏不好的老年人来说,如果输液速度过快,会给心脏带来很大的负担,甚至有可能会导致心脏衰竭。调快输液速度对身体有害,但也并不意味着输液速度越慢越好。对于一些失血性休克的病人来说,就需要加快输液速度来补充血容量。
2.空腹输液
人在空腹状态下往往代谢活动较弱,此时输液易激活机体从而引起一系列的生理反应,如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呼吸急促等。所以**输液前一定要进食,切忌空腹输液,**儿童、高龄患者、体弱多病者以及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患者尤其要注意这一点。
3.随意更换输液区域
由于输液区域病人集中,有人在输液时会离开治疗区,到室外或私家车输液,甚至带回家输液。这种做法是极其危险的。
静脉输液过程中**存在各种并发症的风险,如发热反应、空气栓塞和静脉炎等。**这些风险需要医护人员的密切观察和处理。擅自更换输液地点可能会导致观察不到位或误操作,带来严重的危害。
来源: 福建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