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

是常见的慢性气道疾病

全球哮喘患者超3亿

且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其中大多数哮喘的急性发作

是可以预防的

2025年5月6日是第27个世界哮喘日,主题是**“让吸入治疗惠及所有哮喘患者”,旨在提高公众对哮喘的关注度和知晓度,普及哮喘防治知识,推广哮喘规范化治疗,让每一位哮喘患者都能自由呼吸。接下来汉寿县人民医院**给大家详细介绍哮喘。

什么是哮喘?

哮喘,全称“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气道疾病,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喘息、气短、胸闷、咳嗽等症状,不典型者可仅以咳嗽或胸闷为主要临床表现,常在夜间或凌晨发作或加重,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

哮喘常见的症状?

1.呼吸困难:呼吸急促,尤其是在活动后;

2.胸闷:胸部感觉被压迫;

3.咳嗽:尤其是夜间或清晨;

4.喘息:呼吸时发出“嘶嘶”声。

哮喘发病的因素?

1.遗传因素:如果父母有哮喘,孩子患病的风险会增加。

2.环境因素:空气污染、吸烟、过敏原暴露等都可能诱发哮喘。

3.免疫系统异常:哮喘患者的免疫系统对某些刺激物过度敏感。

4.呼吸道感染:如流感病毒感染可能诱发哮喘发作。

哮喘的诊断检查

1.肺功能检查

支气管舒张试验或者支气管激发试验是诊断哮喘的重要方法。呼气流量峰值(PEF)平均每日昼夜变异率>10%,或PEF周变异率>20%有辅助诊断意义。

2.FeNO检测(呼出气一氧化氮检测)

FeNO测定可以帮助医生判断哮喘的严重程度,评估炎症控制水平,预测急性发作风险,并指导治疗方案的调整。

哮喘常见误区

误区一:哮喘会传染?

哮喘不是传染病,而是与遗传和环境相关的慢性疾病。

误区二:只有儿童会得哮喘?

哮喘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成人也可能新发或复发。

误区三:症状消失即可停药?

哮喘需要长期规范治疗,擅自停药易导致急性发作。

如何预防哮喘?

1.尽量避免接触过敏原,如花粉、螨虫、灰尘、过敏性食物和宠物毛发等,以减少过敏反应引发的哮喘症状。

2.室内常通风,保持清新的空气。减少空气中引起哮喘的危险因素,如浮粉等刺激性气体,此外,也可通过加湿措施使空气保持适当的湿度。

3.以清淡饮食为主,避免冷饮。冷饮虽不作为一种变应原起作用,但可增强呼吸道高反应,从而引发或加重哮喘。

4.加强体育运动,增强体质。建议选择游泳、散步、打太极拳等较为舒缓的运动方式,并根据自身情况调整运动强度。

5.定期接种流感疫苗。这样可以减少呼吸道感染的机会,从而减少哮喘发作的频率。

6.定期到医院随访、复查是管理哮喘的重要环节,医生可以根据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哮喘的治疗

治疗哮喘的药物可以分为控制药物和缓解药物,以及重度哮喘的附加治疗药物

1.控制药物,用于长期控制炎症,预防症状发生。

需要每天使用并长时间维持的药物,其主要目的是整体控制哮喘症状,减少未来急性发作风险,故此类药物需要长期坚持使用,尽可能避免自行停药。其中包括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全身性激素、白三烯调节剂、长效β2受体激动剂、缓释茶碱、色甘酸钠等。

2.缓解药物,发作时使用,快速缓解症状。

又称急救药物,是在紧急情况下症状忽然加重时使用的短效药物,其特点是起效快,多数为短时间内使用,待急性症状缓解后尽快停用。其中包括速效吸入和短效口服β2受体激动剂、吸入性抗胆碱能药物、短效茶碱和全身性糖皮质激素等。

吸入治疗是哮喘的主要治疗方式。吸入治疗是一种以呼吸道和肺为靶器官的直接给药方法,优势在于起效快、局部药物浓度高、用药量少、应用方便及全身不良反应少。目前,临床常用的有干粉吸入剂、加压定量吸入剂、软雾吸入剂等。

吸入疗法的注意事项:在初次使用吸入制剂时,建议在医生指导下学习并掌握吸入技术。使用吸入治疗后,需及时清水漱口,减少口腔真菌感染的风险。

使用吸入药物期间,如果病情没有得到控制,需要及时回到医院就诊。哮喘吸入疗法是目前治疗哮喘的首选方法之一,能有效控制哮喘,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3.重度哮喘的附加治疗药物

主要为生物靶向药物,如抗IgE单克隆抗体、抗IL-5单克隆抗体、抗IL-5受体单克隆抗体和抗IL-4受体单克隆抗体等,其他还有大环内酯类药物等。

哮喘虽然目前无法完全根治

但通过科学的治疗和管理

能有效控制病情

让我们携手努力

让吸入疗法真正惠及每一位哮喘患者

共同迎接健康呼吸的美好未来!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汉寿县人民医院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三病区 王丹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92)

来源: 汉寿县人民医院 王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