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的世界哮喘日是 5 月 6 日,今年的主题是 “为哮喘教育赋能”,强调通过规范治疗,85% 的哮喘患者能够实现临床控制。
哮喘这一病症,在历史长河中影响着各个时代的人们,许多天才也未能幸免。音乐巨匠贝多芬 32 岁时,因哮喘发作不得不中断演出,他随身携带的 “呼吸管” 手稿如今还收藏在德国波恩博物馆。足坛明星贝克汉姆 11 岁时确诊哮喘,即便如此,他依然带着定制吸入器在球场上拼搏,踢进世界杯。
春季成“哮喘风暴”高发期
全球约有 3.39 亿名哮喘患者,我国 20 岁以上人群哮喘患病率达 4.2%。5月是哮喘的高发月份,梧桐花粉、杨柳飞絮以及尘螨繁殖,给哮喘患者带来三重威胁。过敏体质者吸入花粉后,免疫系统会过度反应,引发支气管痉挛、黏膜水肿等症状。严重时,会出现 “沉默肺” 现象,即患者胸廓剧烈起伏,但肺部几乎听不到哮鸣音,这是哮喘病情危重的重要征兆。
三步构建呼吸防线
环境防御:在花粉高峰期(10:00 - 16:00),尽量关闭车窗和门窗,并安装静电纱窗,减少花粉进入室内。外出时,要佩戴 “防花粉三件套”:护目镜能保护眼睛免受花粉刺激;立体口罩(内衬棉纱可以更好地阻隔飞絮)有效过滤空气中的花粉;宽檐帽能遮挡部分花粉。回家后,应立即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去除鼻腔内的花粉,同时将衣物密封清洗,避免衣物上残留的花粉再次传播。
“红绿灯用药法”应对呼吸险情
绿灯(控制药物):像布地奈德等吸入激素,需要每天定时使用,它们就像为呼吸道筑起的一道抗炎屏障,能够持续减轻气道炎症,预防哮喘发作。
黄灯(预警信号):当峰流速值下降 15% 时,意味着哮喘病情有所变化,此时需要加用孟鲁司特,帮助控制病情发展。
红灯(急救药物):如果沙丁胺醇气雾剂每月使用超过 2 次,这表明当前的治疗方案可能无法有效控制病情,需要立即就医,让医生重新调整治疗方案。
急救锦囊
当出现 “窒息三征”,即无法完整说话、嘴唇发绀、辅助呼吸肌参与呼吸时,要立即采取 “急救三部曲”:首先,借助外物或他人协助,让患者取前倾坐位,并解开颈部束缚,这样可以使患者呼吸更顺畅;其次,每 2 分钟给患者喷 1 掀短效支气管扩张剂,最多喷 10 掀;最后,在拨打急救电话后,要用手机录像记录患者的发作情况,为医生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
世界哮喘日提醒我们要关注呼吸健康。从音乐巨匠到足坛明星,众多案例表明,哮喘患者完全能够正常生活,关键在于科学管理。出门前查看花粉浓度预报,随身携带急救吸入剂,按时使用控制药物,剧烈运动前做好热身。如果身边有哮喘亲友,记得提醒他们每月清洁空调滤网,用 60℃热水烫洗床上用品,以减少尘螨滋生。春季踏青时,多带一瓶生理盐水喷雾,既能冲洗鼻腔内的花粉,也能缓解眼睛的不适。只要掌握这些细节,春天就能成为尽情享受美好的季节,而不是哮喘患者呼吸的负担。
来源: 温州市护理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