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难以启齿”的瞬间,你经历过吗?“打个喷嚏、咳嗽、大笑或提重物时,突然出现尿液失控,裤子湿了,这种突如其来的 “意外”不仅让人尴尬,还带来无奈和沮丧。

许多人误以为这是“生孩子后的正常现象”或“年纪大了都会这样”,默默忍受着社交尴尬和生活质量下降。

今天,益阳市中心医院就来揭开这个“隐形杀手”的真面目,告诉你:它可防、可治、不可怕!

什么是压力性尿失禁

压力性尿失禁是指在喷嚏、咳嗽、大笑或运动等腹内压增加的情况下,尿液不自主地从尿道口漏出。

压力性尿失禁是女性高发疾病,占所有类型尿失禁的50%—88%,严重影响女性的健康与日常生活。

目前我国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整体发病率约为18.9%,50~59岁的女性发病率最高达28. 0%。

临床症状主观分度法

**轻度:**尿失禁发生在咳嗽、喷嚏时,不需使用尿垫。

**中度:**尿失禁发生在跑跳、快步行走等日常活动时,需要使用尿垫。

**重度:**轻微活动、平卧体位改变时发生尿失禁。

谁容易中招?危险因素自查

**1.生育因素:**生育的次数、初次生育年龄、生产方式、胎儿的大小及妊娠期间尿失禁的发生率均与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生有显著相关性。

**2.年龄因素:**尿失禁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老年女性更易发生压力性尿失禁。

**3.生活习惯:**长期便秘、慢性咳嗽、久坐、肥胖。

**4.职业特点:**搬运工、运动员等长期负重人群。

**5.自测小实验:**连续咳嗽3次,观察是否漏尿。若有,建议尽早就医评估。

压力性尿失禁的治疗方法

1.保守治疗

**药物治疗:**包括α受体激动剂、β受体拮抗剂、度洛西丁、雌激素和β受体激动剂等,旨在提高尿道闭合压,改善尿失禁症状。

**盆底肌训练(凯格尔运动):**通过自主的、反复的盆底肌肉群的收缩和舒张,来改善盆底功能,提高尿道稳定性,达到预防和治疗尿失禁的目的。

**生物反馈治疗:**通过放置在阴道的压力感受器,将患者盆底肌肉收缩产生的压力传给计算机控制系统,再通过模拟的图像、声、光等信号将信息反馈给患者,指导患者进行正确的凯格尔练习。

**电刺激治疗:**通过放置在阴道和直肠内的电极,给予一定的电刺激,使盆底肌肉被动性收缩,达到锻炼盆底肌肉、增强其控尿能力的目的。

**体外磁疗:**与电刺激治疗原理基本相似,不同之处在于利用外部磁场进行刺激。

**间断排尿:**排尿过程中暂停排尿 3~5 s 后再继续将尿液排出。

2.手术治疗

当非手术治疗或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时,应考虑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包括自体组织尿道中段悬吊术、经阴道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耻骨后膀胱尿道悬吊术(Burch术)等。

预防措施

**1.保持良好的心态:**以积极平和的心态面对生活和工作中的压力。

**2.防止尿道感染:**养成大小便后由前往后擦手纸的习惯。

**3.有规律的性生活:**更年期绝经后的女性继续保持有规律的性生活,能明显延缓卵巢合成雌激素功能的生理性退变,降低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率。

**4.加强体育锻炼:**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和盆底肌群锻炼,以增强盆底肌肉的弹性和力量。

**5、合理饮食:**饮食要清淡,多食含纤维素丰富的食物,防止因便秘而引起腹压增高。减少辛辣食物和含酒精、咖啡因或碳酸类饮料。

6.对于体重指数大于 30 kg/m2 的患者,应制订减轻体重计划。

7.对于吸烟者,应戒烟。

8.减少或避免提重物、大笑、跑跳、快步行走等动作。

走出误区,拥抱健康

误区1:“漏尿是自然现象,忍忍就好”

长期潮湿易引发尿路感染、皮肤溃烂。

误区2:“只有老年人才会得”

临床接诊过最小患者仅19岁(长期便秘+健身过度)。

误区3:“做凯格尔运动没用”

研究显示,规范训练3个月有效率超70%。

参考文献

1.中华护理学会团体标准成《年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护理干预》

2.李志毅,朱兰.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流行病学现状[J]. 实用妇产科杂志,2018,34(3):161-162.

3.曹晓静,马乐.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治疗研究进展[J].局解手术学杂志,2024,33(8)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益阳市中心医院 田青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ZS)

来源: 益阳市中心医院 田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