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岁李奶奶(化名),3年来反复发作胸闷、胸痛、心悸,每次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不等。发作时,常面色苍白、大汗淋漓,多次被紧急送医,甚至住进ICU。
经冠脉造影、心肌酶谱等多项检查,却始终未查明病因,长期服用硝酸甘油、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也收效甚微。李奶奶一度陷入焦虑:“难道我要一辈子提心吊胆?”
今年3月,李奶奶再次因心悸发作入住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心血管内一科,通过实时心电监护,捕捉到发作时心电图:心率突然飙升至160次/分,QRS波形态正常,P波难以辨认——这正是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SVT)的典型表现!
经过心血管内一科李志主任充分评估后,CCU陆胜主任为患者实施了射频消融术。术后随访1月余,她的症状再未复发。出院时,李奶奶送来锦旗:“终于找到病根了,谢谢你们让我重获‘心安’!”
一、什么是室上性心动过速?
室上性心动过速(SVT)是起源于心房或房室交界区的快速性心律失常,占所有心动过速的60%以上。其本质是心脏“电路系统”出现异常短路(如房室结双径路、预激综合征),导致心跳突然加速至150—250次/分(正常60—100次/分)。关键特点:
**1. 突发突止:**多无征兆,可能持续数秒至数小时;
**2. 症状剧烈:**心慌、胸闷、头晕,甚至晕厥(脑供血不足);
**3. 隐匿性强:**常规心电图难以捕捉,易被误诊为“焦虑症”或“冠心病”。
二、为何室上性心动过速容易漏诊?
1. 发作短暂:患者就诊时症状已缓解,普通心电图显示正常;
2. 检查局限:未针对性使用动态心电图(Holter)或事件记录仪;
3. 认知误区:部分医生仅关注“胸痛”,而忽视“心悸”主诉。
若出现以下情况,需高度怀疑SVT:
1. 突发心悸,自测脉搏>150次/分且节律整齐;
2. 伴随颈部“搏动感”或尿频(心房压力升高刺激利尿激素分泌);
3. 青年人或无冠心病危险因素者反复发作。
三、中西医结合:精准诊断与微创根治
1、西医诊断“金标准”
**发作期心电图:**确诊核心依据(如本例患者);
**食道调搏:**通过食道电极诱发心动过速,明确异常传导路径;
**三维电生理标测:**精确定位“短路”位置,为消融术导航。
2、中医辅助干预
(1)缓解期调理:
心气阴虚证(心悸、盗汗):生脉饮(人参+麦冬+五味子);
痰火扰心证(烦躁、口苦):黄连温胆汤加减;
(2)外治疗法:
按压内关穴(掌侧腕横纹上2寸)缓解急性心悸;
耳穴贴压(心、神门、交感)调节自主神经功能;
3、根治手段:射频消融术
**原理:**通过导管释放射频能量,精准“烧断”异常传导通路;
**优势:**微创(仅大腿穿刺)、成功率>95%、术后次日即可下床;
**适合人群:**反复发作、药物无效或不愿长期服药者。
四、注意事项
1、症状发作时
立即静坐/平卧,尝试Valsalva动作(深吸气后屏气并用力呼气);
用冰袋敷面(潜水反射)可能终止发作。
2、日常预防
避免浓茶、咖啡、酒精等兴奋性饮品;
合并高血压者需严格控制血压(<130/80mmHg)。
3、就诊提醒
建议佩戴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
发作时尽快就近记录心电图(可用智能手机心电图贴片)。
专家提醒
**心血管内一科李志主任提醒,**室上性心动过速虽不直接危及生命,但频繁发作会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甚至导致心脏扩大。随着电生理技术的发展,射频消融术已成为安全高效的根治手段。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心血管内一科已常规开展此项技术,结合中医整体调理,为患者提供“标本兼治”的个性化方案。
记住:反复心悸不是“忍忍就能过去”,找准病因才能彻底告别“心病”!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心血管内一科 李欣春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YT)
来源: 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