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岁的小周周不小心喝了小半瓶蚊香液,被送到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儿童重症监护室抢救。

小周周在误服蚊香液后出现昏迷,呼之不应伴有四肢抽搐,有吐少许鲜血,面色苍白,呼吸急促。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儿童重症监护室的医生,确诊他为“四氟苯菊酯中毒”,他后续还出现肺损伤及肝损害。经过该院给予积极脑保护、止惊、气管插管+有创呼吸支持、洗胃、药用炭片吸附,经过三次血液灌流及两次血液透析等治疗,他的病情逐渐平稳,神志转清,家长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

随着气温升高,蚊虫越来越多,电蚊香是夏季居家必备的驱蚊用品。一般来说,蚊香液气化之后扩散到空气中,被人体接触或者吸入,影响微乎其微,但小孩子因为好奇而误服的话,轻者会引起恶心、呕吐、头晕、抽搐和意识障碍,重者会导致呼吸衰竭、昏迷,甚至死亡。

家长发现小孩子误服蚊香液要立即送医,即使早期症状不明显,也一定要引起重视。如果情况严重,第一时间拨打120,立即将孩子移至通风良好的地方,远离有害物质,千万不要自行催吐,防止引起黏膜灼伤、误吸等二次伤害,也不要给孩子喂食或饮水,将剩余产品及外包装一同带至医院交给医生,方便了解毒物成分进行针对性处理。

每年夏天,因为误服蚊香液而导致孩子中毒送急诊的事情层出不穷。为了避免儿童误服蚊香液,家长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做到以下5点:

1. 安全存放:将电蚊香液存放在儿童无法触及的高处或锁入柜中,避免与饮料瓶混淆。

2. 使用防护:严格按照说明书使用,插电后确保液体瓶口完全旋紧,不能倒置,使用期间保持房间通风,切忌长时间使用。

3. 加强教育:教育宝宝“不能触碰、不能尝”,并通过绘本或动画强化安全意识。

4. 替代方案:家里有儿童、孕妇、老人建议优先选择物理防蚊方式(蚊帐、电蚊拍)或天然成分驱蚊产品(含避蚊胺需谨慎)。

5.严加照护:使用期间看管好儿童特别是小婴儿,不能让孩子离开照护者的视线。

来源: 温州市护理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