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5日至5月1日是我国第23个《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今年的主题是“关爱劳动者心理健康”。值此宣传周到来之际,我们特别推出职业病防治系列科普报道,帮助广大劳动者深入了解职业病防治知识,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你是否也有这样的时刻,周日晚上心跳加速,周一早上忧心忡忡......

PPT改到第8版,握着鼠标的手微微颤抖,大脑CPU过热.....

职场焦虑已成为威胁劳动者心理健康的“隐形杀手”,湖南省职业病防治院(南华大学附属职业病防治院)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吴焱给大家讲解职场焦虑。

一、什么是职场焦虑?

职场焦虑是一种由工作压力、环境、人际关系等因素引发的持续性紧张情绪。

核心特征:对“未来不利情境”的过度担忧,且超出个体心理调节能力。报告显示,我国近半数以上职场人存在轻度及以上焦虑倾向,其中IT、金融、服务业为高发行业。

二、职场焦虑有哪些症状?

**1.生理层面:**头晕头痛、胸闷气短、心悸、呼吸困难、口干、尿频、尿急、出汗、震颤或运动性不安(如搓手顿足、无法静坐、不停地来回走动、无目的小动作增多)等。

**2.认知层面:**持续焦虑情绪可能导致顾虑增加,反复思考,怀疑自己的判断,犹豫不决,倾向于关注负面信息,以及频繁出现灾难化的思维模式等。

**3.行为层面:**可能引起分心或耐心不足、易怒、人际关系紧张、工作效率下降等问题。

三、如何进行自我调节?

1.“4-7-8腹式呼吸法”:

① 吸气4秒,鼻子吸气,默数1、2、3、4,吸气要深而缓慢;

② 屏息7秒,屏住呼吸,默数1、2、3、4、5、6、7;

③ 呼气8秒,嘴巴缓慢呼气,默数1、2、3、4、5、6、7、8。

④ 重复这一过程,保持节奏,一分钟呼吸8—12次,做5~10分钟。

2.渐进性肌肉放松法

紧握拳头5秒后突然松开,能瞬间缓解手部震颤。此法通过生理放松反向调节心理状态,适合午休或睡前练习。

3.正念觉察

通过将注意力聚焦在此时此刻的各种体验或经历,并且**以接受的、开放的、不加判断的态度对待它们,**来帮助我们建立身心的平和。

4.表达性书写

每天抽出10分钟**记录自己的心情,**在空白的纸上写下内心的真实感受,无论是喜怒哀乐,都以文字形式倾泻于纸上。有助于释放潜意识中的压力,进而缓解焦虑症状。

亲爱的职场探险家们,焦虑就像办公室的共享打印机,总在关键时刻卡纸,但别忘了——你才是握着重启按钮的人。

来源:湖南省职业病防治院(南华大学附属职业病防治院) 党群部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ZS)

来源: 湖南省职业病防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