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地菜(Trigonotis peduncularis)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2020)》——无危(LC)。非中国特有物种。麦类、玉米、蔬菜、果树等作物的常见杂草。有观赏价值。可作校园早春观赏小花。嫩苗可食。以全草入药。温中健胃、消肿止痛、止血。

蓝花小草闹春风,泥燕归巢叙旧情。

茅舍炊烟迎晚照,粗茶浊酒对长空。

(中华新韵)

**名 称:**附地菜

**拉 丁 名:**Trigonotis peduncularis

**分类地位:**紫草科 Boraginaceae附地菜属 Trigonotis

**别 名:**地胡椒、白绒毛草、搓不死、地铺圪草、地铺拉草、豆瓣子棵、伏地菜、附地草、狗脚板、黄瓜香、鸡肠、鸡肠草、老婆指甲、雀铺拉、雀雀菜、生爪药、特木根-好古来、羊脚壳草、大花附地菜、高麻丽、田平子等。

**异 名:Eritrichium japonicum、Eritrichium pedunculare、Myosotis chinensis、Myosotis peduncularis、Trigonotis clavata.

识别特征:

1、株高可达30厘米以上草本,茎丛生,密集,铺散,密被毛。

2、基生叶莲座状,叶片匙形,先端圆钝,基部楔形或渐狭,两面密被毛,茎生叶长圆形或椭圆形,近无叶柄。

3、顶生花序幼时卷曲,长约占全茎的1/2-4/5,基部具2-3个叶状苞片,花梗短,花后伸长,先端与花萼连接部分呈棒状;花萼裂片卵形,先端急尖;花冠淡蓝色或粉色,冠筒极短,裂片平展,倒卵形,先端圆钝,喉部附属5枚,白色或带黄色。小坚果4个,斜三棱锥状四面体形,淡棕色至棕色,稍具光泽,长约1毫米,宽约0.8毫米,表面被短毛或平滑无毛,常粘附白色花被毛,背部为四面体中最大的一面常着地,腹面朝上,有3个面,三个面交会处有一深色的短果柄,果柄脱落后偏一侧留一白色圆形果脐,果脐较锐。

**国内分布:**几遍全国。拍摄于山东省威海市路边。

**国外分布:**分布于欧洲东部、亚洲温带地区。

**生 境:**生于平原、丘陵、草地、林缘、田间、路边、荒地等处。

**物 候 期:**早春开花,花期甚长。

**濒危等级:**附地菜(Trigonotis peduncularis)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2020)》——无危(LC)。非中国特有物种。

**危 害:**附地菜(Trigonotis peduncularis)麦类、玉米、蔬菜、果树等作物的常见杂草。

**主要价值:**附地菜(Trigonotis peduncularis)小花蓝紫晶莹,有一定的观赏价值。可作校园早春观赏小花。嫩苗可食。

**药用价值:**以全草入药。甘、辛,温。温中健胃、消肿止痛、止血。主要用于胃痛、吐血、跌打损伤、骨折等症。

编辑:Pierre

来源: 物种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