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科学成为大众的文化基因——科普阅读1000项目介绍
(2025年4月15日于百万庄图书大厦在“科普阅读1000项目”发布会上的报告)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朋友:
大家上午好!
很荣幸代表全体项目组发布“科普阅读1000项目”。这是一个基于实体书店转型而设计的项目,旨在在书店内“种植”一个供读者阅读科普图书的“知识树”,“让科学成为大众的文化基因”。
科普阅读是科学普及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球化与科技快速发展的新时代,公民科学素养已成为国家竞争力的体现,中国政府明确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升公民科学素质成为重要的实施途径。党的二十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以及相关政府部门先后出台了《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意见》等重要文件,修订了 《科普法》,将科普阅读纳入公民科学素质提升工程,强调加强优质科普内容创作与传播,科普工作迎来了又一个春天。
2021年,教育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鼓励利用课后时间开展科普阅读与实践。与此相对应,全民阅读已连续12年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全民阅读促进条例》正在征求意见,“深化全民阅读活动”蓬勃开展。北京作为全国科普资源和出版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为科普出版和科普阅读提供了难得的机遇,百万庄图书大厦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审时度势提出实施“科普阅读1000”项目,期望以“科技教育”“科学普及”“科普阅读”为核心理念,打造以科普为主线的读物、活动、实践、文创等产品服务链,建立青少年科学素养基地,以此提升书店吸引力和竞争力,完成产品服务的转型升级。
“科普阅读1000”项目实施内容包括:一是提供1个开放性基础书目,并定期更新迭代;二是按学科分类,根据年龄划分,突出地域特色,推荐10个类别的科普图书目录;三是策划100种优秀科普图书阅读活动;四是给出1000种优秀科普图书名单支撑整个项目,期待由此建立“立足北京,面向全国,惠及百万读者”的科普阅读行动计划。
科普图书具有科学性、通俗性和思想性三大特点,承载着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弘扬科学精神的社会责任。推荐、遴选优秀科普图书时强调遵循下述原则:行业推荐与科学家选书相结合,按中图分类法并结合市场推广进行图书分类,兼顾经典科普图书和新出版图书以及引进版和原创版图书的平衡,综合考虑不同年龄段读者阅读特点和需求。为此,呈现给大家的10类图书分别是:科学人文、基础科学、天文宇宙、地理地学、生命科学、医药健康、工程技术7个学科分类科普图书,以及成长书单、北京科普书单和致敬经典书单3个特色分类科普图书。
上述10大分类科普图书是基于项目组开展基础阅读研究而提出的,发达国家有关“阅读策略”的研究和教学对此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科普阅读1000”项目将“阅读策略”细分为:提炼主题(或概括观点),确定关键细节,解读多样态文本(如地图、时间轴、图标、流程图等),理解专业词汇表,反思与提问,总结与写作等。每一类主题都形成“基础认知-专业提升-实践应用”三级阅读体系,同时配备由学科专家制定的《科学阅读指南》工具包,作为攀登科普阅读高峰的“脚手架”体系。
下面简要介绍各学科分类推荐的科普图书及其阅读策略。
——“科学人文”类聚焦科学与人文的交融,探讨科学发展的社会背景、伦理争议、历史脉络及对人类文明的影响,期望读者据此不仅能理解科学“如何做”,还能反思科学“为何做”,推动科技向善与社会进步。
——“基础科学”主要围绕数学、物理学和化学三大基础学科展开,旨在向公众普及科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助推民众知晓科学研究与日常生活之间的关系。
——“天文宇宙”类主要涉及天文学基础知识,探讨宇宙的起源与演化,以激发青少年探索的勇气和激情,正确理解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地理地学”类以地球科学为核心,涵盖地质学、地貌学、海洋学、气象学、生态学等领域,旨在普及这些学科的基本知识、研究方法和最新发现。读者通过阅读这些图书,有助于更好地了解我们生活的这颗星球,更加珍惜人类共同的家园。
——“生命科学”类以生物学为核心,涵盖遗传学、动物学、植物学、微生物学、生物技术等领域,可帮助读者理解生命的复杂性,以及开展相关研究的重要意义。
——“医学健康”类面向普通大众,不仅涵盖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还涉及心理健康、营养保健、中医养生等领域,这类图书有助于我们重视健康,不断提升生活和生命的质量。
——“工程技术”类涵盖机械工程、土木工程、电气工程、航空航天、智能制造、水利工程、环境工程等领域,聚焦热点高新技术。读者读懂了书中的插图、表格、照片、模型等,就能更直观地理解复杂的工程技术。
3个特色书目也各具特色:
——“成长科普书目”结合儿童认知发展规律,按0-3岁、3-6岁、6-9岁、9-12岁和12-15岁5个年龄段,分别提出推荐书目和阅读推广建议。
——“北京科普书单”以北京为背景,重点推介与首都有关的优秀科普图书,反映地域特点。
——“致敬经典书单”盘点了自19世纪初至今的中外优秀经典科普著作,这些经典图书是我们站在新时代科学基点上展望未来的重要根基。分“世界科普经典”和“中国科普经典”两个子类。
百万庄图书大厦有限公司将把百万庄图书大厦作为科普阅读基地,2025年将推出三大举措以实施“科普阅读1000”项目。一是联合一批国内具有原创实力的中青年科普作家,启动“科学家驻店计划”,分批推出科普阅读分享活动。二是借助实体书店连接学校、博物馆(科技场馆)、社区和家庭,建立“校园-书店-博物馆-社区-家庭”联动的科普图书阅读推广体系,使“科普阅读1000”项目落地生根。三是创建面向各方社会力量、构建可持续的开放型合作机制,营造全民阅读氛围,助力首都公民科学素质提升。
有幸参会,不胜荣幸,特填《南乡子》词一首,以表情怀:
政策启征航,科普如潮卷四方。基地揭牌新举措,昭彰,千种图书绽丽光。
分类细周详,学者甄选费考量。驻店俊才添智睿,宏昌,阅读基因心底藏。
感谢“科普阅读1000”项目团队成员和合作伙伴的辛勤付出,感谢出席今天活动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作家、各位记者、各位朋友。你们既是“科普阅读1000”项目的见证者,也是“让科学成为大众的文化基因”的宣传者、推广者和实施者。
谢谢大家!
苏青,曾任《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编辑部编辑,北京理工大学校长办公室副主任、主任,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社长,继续教育学院暨现代远程教育学院副院长,科技导报社副社长、副主编,中国科协学会服务中心副主任等职。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为新闻出版总署新闻出版行业领军人才。
来源: 携诗远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