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苞斑种草(Bothriospermum secundum)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2020)》——无危(LC)。非中国特有物种。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可片植、丛植于林下或草坪等地观赏。以全草入药。祛风、利水、解疮毒。

小草花开闪闪星,荒原林下数流萤。

世间生物千千万,全是尘埃一缕风。

(中华新韵)



**名 称:**多苞斑种草

**拉 丁 名:**Bothriospermum secundum

**分类地位:**紫草科 Boraginaceae斑种草属 Bothriospermum

**别 名:**侧序斑种草、多苞班种草、鹤虱、毛萝菜、毛细叠子草、毛细累子草、山蚂蟥、野山蚂蟥、细叠子草、仙序斑种草、多苍斑种草、歧花纍子草等。

**异 名:Bothriospermum imaii、Bothriospermum secundum f. albiflorum、Lithospermum secundum.

识别特征:

1、株高可达40厘米以上草本,茎单一或数条丛生,由基部分枝,分枝常细弱,开展或向上直伸,密被毛。

2、基生叶具柄,倒卵状长圆形,基部渐狭为叶柄;茎生叶长圆形或卵状披针形,无柄,两面均密被毛。

3、花序顶生,花与苞片依次排列,而各偏于一侧;苞片密被毛;花梗下垂;花萼密被毛,披针形深裂,花冠蓝色至淡蓝色,裂片圆形,喉部附属物梯形,先端微凹;圆柱形花柱极短,约为花萼1/3。小坚果卵状椭圆形,灰白色至深黄色,长约1.5毫米,宽约1毫米,表面密生疣状突起,背面拱凸,无棱,腹面弯入,中间具纵椭圆形的环状凹陷,长为果体的5/6,凹陷边缘隆起棱较细,凹陷底部红褐色或灰色,中间成脊,脊常裂为两半,果脐位于背面底部,较小,梯形或三角形,灰白色,平或稍凹。

**国内分布:**分布于东北、河北、山东、山西、陕西、甘肃、江苏及云南等地。拍摄于山东省威海市路边。

**国外分布:**朝鲜半岛。

**生 境:**生于约海拔2100米以下的山坡、道旁、河床、农田路边及山坡林缘灌木林下、山谷溪边阴湿处等处。

**物 候 期:**花期5-7月。

**濒危等级:**多苞斑种草(Bothriospermum secundum)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2020)》——无危(LC)。非中国特有物种。

**主要价值:**多苞斑种草(Bothriospermum secundum)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可片植、丛植于林下或草坪等地观赏。

**药用价值:**以全草入药。苦,凉。入肺、肝经。祛风、利水、解疮毒。主要用于水肿聚起、疮毒等症。

编辑:Pierre

来源: 物种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