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暴与花粉,都是自然界的产物,看似并无关联,谁能想到,一旦花粉遇上雷暴,竟会引发人类呼吸道疾病,发生哮喘,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

雷暴天气,强对流天气过程,涵括雷电、大风、强降雨等天气现象,并伴随气压变化。

雷暴天气发生过程有两个阶段,一是气流升发阶段,一是气流肃降阶段。

在气流升发阶段,若正值花粉季,地面的气流便会毫不客气地裹挟上大量花粉或霉菌孢子,往上层气流冲。而雷暴发生时,会迅速产生17000℃到28000℃的剧烈高温,随之发生爆炸,产生闪电和雷鸣。不可避免的是,携带着花粉或霉菌孢子的空气和水汽受热后急剧膨胀、爆炸,强大的力量将云团中的花粉和霉菌孢子震碎成分子极小极小的颗粒,更容易被呼吸道吸收,浓度也较之前大幅增加。

气流肃降阶段,伴随着降雨和下沉气流,肉眼无法发现的花粉或霉菌孢子气团重新回到地面,成为一个巨大的过敏原炸弹,让对花粉过敏和霉菌敏感的人防不胜防,纷纷中招。

这种哮喘常常伴随雷暴天气出现,来势汹汹,不容小觑。因此,人们把雷暴引发的哮喘,称之为——雷暴哮喘。

数据为证,《美国医学会杂志·内科》刊登的一项研究显示,1999年—2012年间,在美国单纯因暴雨天气,65岁以上患有呼吸道疾病的人就增加了5.2万就医人次。

2023年9月2日晚,内蒙古呼和浩特出现雷雨天气,是夜,呼和浩特市各大医院门急诊患者骤增。患者大多出现过敏引发的哮喘现象,导致呼吸困难。

2025年4月11日凌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短短4小时接诊310名雷暴哮喘患者。而重庆当天雷电活动次数超过6000次。

雷暴哮喘以有花粉过敏、过敏性疾病、哮喘病史的人群为主,关键要素是雷暴和花粉。

对于高危人群来说,有效规避的方法:首先关注气象部门发布的花粉监测预报,花粉浓度超过19粒/m³会增加雷暴哮喘风险,花粉浓度达50粒/m³应尽量避免户外活动。在花粉浓度大的季节,当雷暴发生时,关门关窗不出门,隔绝过敏原。其次,确实需要出门的话,应佩戴好口罩。再次,从外面回来及时用盐水或清水冲洗鼻腔及面部。当然,有条件的话,可以使用空气净化器。

如若仍然发生呼吸困难等情况,便要及时就医。

来源: 饶云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