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及寄生虫你的脑海中首先浮现的是不是或细或粗、或长或短、扭动着的虫体?但是,除了蛔虫、绦虫、鞭虫等肉眼能直接看到的寄生虫需要借助显微镜才能看到的**“疟原虫”**却是真正致命的威胁!2025年4月26日****是第18个“全国疟疾日”
今年的宣传主题是**“严防输入再传播,巩固消除疟疾成果”**疟原虫比芝麻小1000倍却能让人高烧昏迷、器官衰竭它的危害可不容小觑!👇👇👇
01就是它,让我们一直受“疟”!
感染人体的疟原虫主要有五种,分别为恶性疟原虫、间日疟原虫、卵形疟原虫、三日疟原虫和诺氏疟原虫。
(图源:中国疾控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疟疾俗称“打摆子”,是由疟原虫感染引起,通过雌性按蚊叮咬或输血传播的一种血液寄生虫病。目前,疟疾仍然是全球公众健康所面临的最大威胁之一,世界卫生组织疟疾报告显示,2023年全球报告疟疾病例数为2.63亿,死亡人数约为59.7万。
2021年6月30日,我国的疟疾防治取得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成果,世界卫生组织宣布我国通过了消除疟疾认证。
然而,消除疟疾并不意味着没有疟疾,随着国际交流合作的日益频繁,我国面临输入性疟疾的威胁将长期存在。每年仍有数千例境外输入性疟疾病例,并时有重症和死亡病例发生。
02****症状与流感相似,延误治疗可致命!****疟疾典型的临床表现为发冷、发热、出汗等症状,呈周期性发作。
发冷期表现为畏寒、剧烈寒战、皮肤苍白,可有头痛、乏力、恶心、呕吐等症状。发热期出现高热,温度可达39-41℃,表现为颜面潮红、头痛、口渴,严重者可出现谵妄、抽搐及昏迷。出汗期为高热后突然大汗,体温骤降,患者感觉明显好转,但困倦思睡。
(图源:百度健康医典)疟疾的早期症状与流行性感冒极为相似,容易被误认为感冒,部分患者未能重视,没有及时就诊而未得到及时的治疗,使得病情逐渐恶化,甚至威胁生命。03前往哪些地区需提高警惕?
疟疾流行区主要分布在非洲、东南亚、大洋洲、拉丁美洲等地区,其中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区,疟疾流行最为严重。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近年来泰国、印度尼西亚、越南、柬埔寨、巴西等热门旅游国家也有疟疾病例报告。
04不想被“疟”?可以这样做
出境前应提前了解目的地国家的疟疾流行情况,学习疟疾防护知识,提高疟疾防范意识。
疟疾的预防,最有效的方式是防止蚊虫叮咬。应尽量避免在黄昏至次日黎明时段(蚊虫活动高峰期)到野外活动;户外活动时应穿长袖衣和长裤,在皮肤暴露处涂抹防蚊虫叮咬的驱避剂;睡前可在卧室喷洒杀虫剂或蚊香;睡觉时使用蚊帐。
一旦出现发冷、发热等症状,应及时就诊,防止病情恶化。
05回国后,好好观察自己!
疟疾流行区回国人员,若出现发冷、发热、头痛等症状,应主动向口岸检验检疫人员申报健康状况及疟疾流行区旅居史,配合做好传染病排查工作。
入境后2年内出现发热等症状时,应及时前往县级或县级以上医院就诊,并告知医生疟疾流行地区旅居史,以便医务人员尽早排查疟疾,早诊断和早治疗,避免发生生命危险。
疟疾虽然可怕但只要我们学习预防知识****做好应对措施就能有效降低其危害,保护我们的健康让我们一起提高警惕远离疟疾的威胁!/健康科普
供稿:福建省疾控中心传染病防治所 肖丽贞
编辑:赵娜娜
责编:翁育伟
编审:赵晓东
来源: 福建疾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