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我明天要做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手术医生说是很小的三个口子,还需要麻醉吗?”一个因胆囊结石伴胆囊炎在4月17日将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的病人这样问我。
那么今天**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省脑科医院)**就来聊聊一个超厉害的医疗话题——麻醉在微创手术中的创新应用,那可真是“小创口,大麻醉智慧”啊。
在当今的医疗领域,微创手术作为一种先进的外科手术方式,正日益受到广泛的关注与应用。其以创口小、对患者身体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显著优势,为患者带来了更为理想的手术体验。
你们想啊,微创手术就像在身体里搞“微操”一样,创口小得可怜,但难度可不小。这时候麻醉就像神助攻一样闪亮登场,让手术变得更安全,更高效。
在微创手术里,麻醉就像是一场高难度的神奇操作。从专业角度来看,微创手术由于创口微小,对手术操作的精准度要求极高。这就对麻醉提出了新的挑战,麻醉不再仅仅是提供简单的镇痛和肌肉松弛作用。
在微创手术中,麻醉药物剂量的精准控制是关键。新型的麻醉药物和给药技术的应用,使得麻醉医生能够根据患者的体重、年龄、身体状况以及手术的类型和时长等因素,精确计算和调整药物剂量。
例如,在一些腹腔微创手术中,麻醉需要精确控制患者的肌肉松弛程度,以确保腹腔内的器官在手术操作时能够有足够的操作空间,同时又不会因为过度松弛而引发不必要的并发症。一些短效的麻醉药物在腹腔镜微创手术中的应用,能够使患者在手术结束后迅速苏醒,大大缩短了患者的术后恢复时间。
同时,通过靶控输注技术,麻醉医生可以实时调整药物在体内的浓度,实现麻醉深度的精确控制,确保患者在手术过程中既不会因为麻醉过浅而感到疼痛,也不会因为麻醉过深而出现呼吸抑制等并发症。
在这场对抗病魔的合作中,麻醉医生和手术医生默契配合,一个负责让肌肉“听话”,一个负责在腹腔里进行“小操作”,天衣无缝的合作中让患者舒适安全的同时将病魔彻底赶走。
而且啊,为了更好地保障患者在微创手术中的安全和舒适,现在的麻醉技术在微创手术中还会用好多先进的高科技监测手段呢。如脑电双频指数(BIS)监测,它能够实时反映患者的大脑功能状态和麻醉深度。在神经外科微创手术中,这种监测技术尤为重要。麻醉医生可以根据BIS值及时调整麻醉药物的剂量,确保在手术过程中患者的神经系统功能得到有效保护。
此外,还有肌松监测技术,通过对患者肌肉松弛程度的监测,麻醉医生可以精确调整肌肉松弛药物的剂量,以满足微创手术对肌肉松弛程度的特殊要求。麻醉医生就像打开了上帝视角,可以随时看到患者的身体状态,更好地保障患者在微创手术中的安全和舒适。
随着麻醉技术的不断创新,手术医生能够在更为理想的手术条件下进行操作,从而进一步提高微创手术的精准度和成功率。这就是麻醉在微创手术中的创新应用啦,大家是不是觉得很厉害呢?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省脑科医院)麻醉手术科 罗汪冰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YT)
来源: 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省脑科医院)